健康養身★高膽固醇食物一定有害?海鮮一定有問題? | 健康達人網

高膽固醇食物一定有害?海鮮一定有問題? 健康達人網高膽固醇食物一定有害?海鮮一定有問題? 健康達人網

聽到膽固醇就害怕嗎?醫師表示高膽固醇的食物不一定對身體危害最大,其實高飽和脂肪酸及反式脂肪酸才是關鍵。而海鮮類食物中,魚類要比蝦蟹或貝類要好,可以幫助降低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也就是壞的膽固醇,有趣的是這是因為魚類生理構造與其他海鮮不同的緣故。

光是不吃海鮮並沒有幫助

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醫師何一成在門診碰過一個海鮮與膽固醇的案例。50 歲陳先生在一次健檢中發現總膽固醇過高,愛吃海鮮的他,因此決定不再吃海鮮,以為這樣一來就可以改善膽固醇的問題。之後連續 3 個月檢查,總膽固醇都在 250 以上,還持續增加。

何一成表示,膽固醇正常值應該在 200 以下,陳先生膽固醇不降反升其實是跟飲食習慣沒有全盤調整有關。經詢問陳先生,發現他還是繼續吃肥肉、內臟,蔬菜吃得少。飽和脂肪酸及反式脂肪酸是造成膽固醇、血脂升高,影響心血管健康的主要因素。含高飽和脂肪酸的食物大多來自動物,像是豬油、牛油、雞皮、全脂牛奶、肥肉、蝦蟹的頭部及卵黃等;高反式脂肪酸的食物有人造奶油、油炸食品…等。

高膽固醇食物一定有害?海鮮一定有問題? 健康達人網
▲海鮮中以魚類對人體膽固醇控制最有幫助,但整體而言飲食仍應均衡,避免高飽和脂肪酸與高反式脂肪酸的食物

海鮮中魚類最好

含高飽和脂肪酸的食物比膽固醇更容易促使血中膽固醇增加,何一成提到,蝦蟹的膽固醇多集中於頭部及卵黃,只要將這兩部分去除,膽固醇量就會大幅降低。整體來說海鮮類的膽固醇含量可能比肉類高,但飽和脂肪較少,對於血中膽固醇的影響不比肉類高。

同時海鮮含有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可幫助降低血中壞膽固醇,因此適量的食用海鮮,對於調整膽固醇是有幫助的。何一成解釋,膽固醇其實只有一種,但在人體內如果碰到低密度脂蛋白 (LDL)這種運輸膽固醇的顆粒,膽固醇就會送到有害人體的地方,例如造成血管硬化。而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可以減少低密度脂蛋白,就可以減少膽固醇誤入歧途的機會。

何一成提醒,魚類是脊椎動物,內臟有膜包覆,循環系統也是封閉的,把魚的內臟去掉很容易,也就可以成為理想的多元不飽和脂肪酸來源;其他蝦蟹貝類在生理構造上完全不同,內臟很難清除乾淨,最多只能說是好壞相抵,因此比較起來還是多吃魚類比較好。

他指出,蔬菜與全穀類食物含有的纖維質可以抑制膽固醇吸收。此外,烹調方式也會對膽固醇造成影響,儘量用清蒸、水煮、涼拌或烤的方式,避免煎或油炸,也能降低食物上飽和脂肪酸及反式脂肪酸的含量。每天運動30分鐘,養成固定運動習慣。飲食與運動雙管齊下,才能有效控制膽固醇。

 

【本文出自健康達人網;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健康達人網;歡迎加入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ealthworldno1。未經授權, 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外電報導】注意過鞋子對人體的影響嗎?腳是常被人們所忽略的部位,根據《verywellhealth》報導,大多數的腳痛問題與穿著不適合的鞋款有密切關聯,挑選鞋子前,除了測量腳的長度、寬度及足弓長度外,試鞋時間應選在傍晚、晚上,因為腳的大小和形狀會根據早晚而變化,且持續的活動會使...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黃大千/台北報導】疫情解封後,路上戴口罩的人也逐漸減少,加上緊接著的畢業季,許多畢業生開始準備找工作面試。牙醫師表示近期就診的患者,大多是為了整理門面,除了面試時能給公司好印象外,在面相學上,牙齒也能看出性格及運氣,也有不少人求好運,到牙科診所進行整牙、美白。 傳統面相學認為齒列狀況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缺牙不是老年人專利!除了美觀問題,也會讓發音、咀嚼出狀況,甚至導致消化及吸收不良,進而影響身體健康。牙科診所院長林昱任醫師建議,缺牙應該要適當修補,不建議拖太久,最好在半年內接受治療。缺牙的3種治療方式 這種最貼近人體自然牙!缺牙的治療方式,包括做牙橋:修磨周邊鄰近牙齒...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呂佳恆報導】兒童聽損是臨床上常見的問題,像孩子到了說話適齡時仍不會說話,或對較大的聲音沒有反應等現象,就可能是兒童聽損徵兆;台灣聽力語言學會理事長葉文英老師指出,尤其0至3歲是孩子大腦發展的黃金時期,若這時發現孩子有任何類似兒童聽損的症狀時,應儘早把握黃金期介入治療,以免錯過語言學...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