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高血壓未回診 35歲就中風!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高血壓未回診 35歲就中風!

洪先生在28歲時,發現有高血壓及血糖升高情況,就醫後因工作交際應酬多,35歲即發生腦幹出血性中風,並發現慢性腎功能受損症狀,之後仍未服用降血壓及降血糖藥物,也不回門診追蹤治療,後來因為肢體麻木常自行購買服用消炎止痛藥,直至今年因全身倦怠無力就醫後,確診為慢性腎臟病第5期,47歲即面臨洗腎危機。

血尿、泡沫尿、水腫 可能是腎臟受損

常有民眾誤以為只有老年人才會面臨洗腎,因此對腎臟出現的警訊掉以輕心,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腎臟內科醫師林義智提醒,若發現如血尿、久未散去的泡沫尿、不明原因水腫、不明原因貧血及倦怠,很可能是腎臟已經受損,建議及早就醫查明病因,以獲得適當的治療。

腎臟受損過久會影響到尿路、代謝

腎臟病是常見疾病之一,台灣腎臟病最常見的原因為糖尿病,約佔腎臟病的4成至5成,其他原因包括高血壓、腎絲球腎炎、泌尿道結石、感染和具遺傳性質的多囊性腎病。

林義智醫師提醒,若身為腎臟病高危險群且未及時修正或控制時,就會導致腎臟損傷,受損過久會影響到尿路、代謝、循環及精神意識等尿毒症症狀,經年累月的破壞會造成腎功能不可回復的喪失。

愛腎3341 減緩面臨透析的速度

林義智醫師表示,在台灣目前腎臟捐贈者有限的狀況下,患者最後皆進入洗腎,使得生活品質大打折扣,只有避免腎臟的破壞以及減少腎臟負擔,才是保護腎臟且避免被永久性破壞的方針,遵守養腎原則,才能避免腎臟病的發生,以減緩面臨透析的速度:

‧    3少 /

少鹽、少油、少糖。

‧    3多 /

多纖維、多蔬果、多喝水。

‧    4不 /

不抽菸、不憋尿、不熬夜、不吃來路不明或非醫師診療開立的藥物。

‧    1沒有 /

沒有中央性肥胖(鮪魚肚)。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專題報導)糖尿病在國人十大死因中,已從過去的第五名竄升為第四名,而家族遺傳、體重增加等,皆是引發糖尿病的因素之一,只是,要特別注意的地方在於體重增加的問題,一旦體重增加,不單單只會增加肥胖風險,其實也會影響內臟脂肪,進而增加胰島素阻抗,使糖尿病風險大增。  吃多消...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50歲的陳先生一個月前感冒,經治療後症狀陸續改善,但咳嗽的症狀依然存在,去過數家診所仍不見起色。至醫院就診時,發現陳先生除咳嗽症狀外,還伴隨有喉頭異物感、緊緊的情形。在吃東西後,不時會有上腹悶痛及胸前時感灼熱刺痛的不適感。醫師判斷應是胃食道逆流所引發的慢性咳嗽,給...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專題報導)為了所有喝的、吃的,口感都能順口容易下肚,藉以刺激買氣,事實上,今日的人們,幾乎天天與「糖」共伍,即使有意避開,仍會暗中中招,舉例而言,像是不少民眾所寄望瘦身的纖體飲,或是促進身體健康,榮獲國家健康食品標章認證的優酪乳,加入糖分更是無可避免,造就所有糖分大軍,彷彿...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健康是每個人最重要的資產,也是無可取代的珍寶,但近年來,隨著工作忙碌、生活型態及與飲食習慣的改變,使得普遍民眾在營養攝取上,無法達到均衡,以致於身體漸漸的開始發出警訊,所以,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有多數人就開始服用各式不同的健康食品。  但日前卻有項最新...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