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高血壓降不下來怎辦? 醫界共識:導管治療

高血壓降不下來怎辦? 醫界共識:導管治療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63歲黃先生罹患高血壓十餘年,雖然持續用藥控制,但血壓始終起伏不定,有時收縮壓甚至飆破180毫米汞柱。由於害怕步上父親心肌梗塞的後塵,因而決定接受高血壓導管治療,終於讓血壓達標。台灣高血壓醫學會理事長王宗道呼籲,民眾不僅要「知道自己的血壓(Know your number)」,更應配合醫囑將血壓控制達標,降低中風、心肌梗塞、主動脈剝離等疾病風險。

高血壓死亡率上升最鉅   穩壓刻不容緩

王宗道醫師指出,台灣十大死因當中,高血壓位居第八,但死亡率上升最鉅。台灣超過二十歲以上成年人當中,每四人就有一人罹患高血壓。但將近五百萬高血壓病患中,卻有三分之一患者不自覺有高血壓;已知高血壓患者當中,能夠良好控制血壓者也僅在三到五成之間。

如果血壓控制不良,血壓每增加20/10(收縮壓/舒張壓)毫米汞柱,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就會倍增。王宗道醫師強調,一般人血壓應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民眾若經診斷為高血壓,血壓在160/100毫米汞柱以下者,可先透過SABCDE(限鹽、限酒、減重、戒菸、飲食控制、適度運動)等生活方式調整,經觀察3個月後血壓仍未獲得控制,則應用藥治療。

血壓就是降不下來 導管治療助達標

不過,許多民眾吃藥後仍然無法有效控制,甚至只有四成左右患者正常服藥,或者因副作用所苦。對此,台灣高血壓學會與中華民國心臟病學會發表治療共識,包括用藥效果不佳、忘記吃藥、難忍藥物副作用或是合併有器官損傷等高血壓患者,一旦門診血壓值達150╱90 mmHg(毫米汞柱),建議可使用「高血壓導管治療(RDN)」降低腎交感神經活性、積極控制血壓。

馬偕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李應湘曾遇到一個男性患者,才四十幾歲、已經兩度中風,雖然用到五、六種藥物,但是血壓就是控制不下來。

李應湘解釋,腎臟在血壓的調控中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若腎臟交感神經過度活化,會導致腎素分泌增加,進而提升鈉再吸收作用、降低腎臟血流,導致血壓升高。高血壓導管治療則是從患者鼠蹊部,以導管進入腎動脈後,用微能量降低末端過度活躍的交感神經活性,達到降低血壓的效果。

經過「高血壓導管治療」的黃先生分享,術後幾乎血壓都能維持在130、120,「在睡得比較差、心情不好的時候還是會變高,但頂多就到150毫米汞柱。」至少術後每三個月門診,幾乎都能過關。

老人血壓高就是不正常 定期量血壓保命

王宗道醫師提到,「網路上說老人血壓高是正常的,完全是錯誤資訊,高血壓標準對任何年齡層都一致,正常標準就是120/80毫米汞柱。」中華民國心臟病學會理事長黃瑞仁補充,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和抽菸,控制好這「四大寇」,活到一百多歲絕對沒問題。

王宗道、李應湘和黃瑞仁三位醫師共同呼籲,治療高血壓的第一步,要正確測量血壓。除了門診測量、居家自行量測之外,24小時連續血壓測量,可以測定一個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平均血壓值及變動的情形,對於診斷及評估高血壓患者的藥物使用情形,也有相當大的幫助。

【延伸閱讀】SGLT2抑制劑控三高 二型糖尿病找回『腎力』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228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在一個炎熱的夏季裡,你毫不猶豫地從冰箱中拿出一個西瓜,輕輕劃開一個小口,或直接把大西瓜切成兩半,拿根勺子,搬到電視機或電腦前。你迫不及待地在西瓜最中間挖一口,放入嘴裡,感受這冰爽清甜......不知不覺開始有點飽了,一看還有大半個西瓜呢,本著堅持不浪費的原則,含著淚也要把它吃完...... 西瓜挖...

閱讀詳情 »

昨天在媽媽群裡,一位媽媽說起了自己生孩子時的囧事,她說當時醫生教她用力的時候,一直說找找拉大便的感覺,結果好了,孩子沒出來,大便真的先出來了!當時把她給尷尬的啊!幸好醫生們一副見怪不怪的樣子,當即就給處理了,只說了一句:「你還真拉啊!」 結果,她剛說完,媽媽們七嘴八舌聊開了,才知道居然類似這樣在產床...

閱讀詳情 »

迪倫‧本森在同死神作戰:他要留住未出生的兒子艾弗。 加拿大人迪倫‧本森已經通過陌生人募集了9.1萬美元,因為他懷孕的妻子已經腦死亡,需要資金維持她的生命補給,直到孩子出生。 嬰兒艾弗 迪倫‧本森在博客上記錄下了他的悲傷,他稱這種悲痛是「他的岩石」,(典故來自西西弗斯推巨石上山的故事。)儘管如此,他...

閱讀詳情 »

這塊肉竟然還「活著」! 每個人購物時都希望買到的食物是最新鮮的。中國山東的程女士就買到了超級新鮮的牛肉,因為當她將牛肉帶回家並準備料理時,竟然發現牛肉在跳動。這種離奇的現象讓程女士非常害怕,擔心牛肉被動了手腳,但檢測後卻發現並沒有異樣。   ▼這就是那塊牛肉。   圖片來源 程女...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