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高階Level 3胎兒磁振造影和研修醫師培訓計畫 為胎兒異常把關

高階Level 3胎兒磁振造影和研修醫師培訓計畫 為胎兒異常把關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台灣胎兒醫學振興會於2021年7月推出「胎兒磁振造影研修醫師培訓計畫」,擬逐年培訓有志發展胎兒磁振造影的年輕放射科醫師,由專長胎兒磁振造影的臺北榮總放射部郭萬祐醫師、李函叡醫師指導,以建立訓練制度,讓胎兒磁振造影能成為新興的專長,讓有需要Level 3 胎兒影像學診斷的孕婦,能普遍得到高品質的診斷服務。臺北榮總榮科醫學影像中心同年七月起亦同步推出定位在Level 3 的胎兒磁振造影,來為胎兒異常把關。

胎兒影像學檢查 分三等級  

高階Level 3胎兒磁振造影和研修醫師培訓計畫 為胎兒異常把關

胎兒影像學檢查,可以分成Level 1, 2, 3三個層級。常規產檢的超音波檢查屬於Level 1,胎兒頸部透明帶篩檢、子癲前症篩檢、早期及中期胎兒結構檢查(俗稱高層次超音波)屬於Level 2,當發現胎兒異常時,進階的胎兒都卜勒血流檢查、照會相關科別(如由小兒心臟科醫師執行胎兒心臟超音波)、或安排胎兒磁振造影及多學科會議,則屬於Level 3。Level 3檢查判讀能力的養成不易,卻是振興胎兒醫學所必須,本研修醫師培訓計劃的目的即在回應民眾對高階診斷能力的期待。

Level 3胎兒磁振造影 強大診斷工具  

北榮榮科影像中心負責Level 3胎兒磁振造影的李函叡醫師表示,臺北榮總於1999年由郭萬祐醫師使用超快速磁振造影術診斷胎兒異常,首開台灣風氣之先,至今已發展20多年,雖然知道的人並不多,並不普及,但卻是強大的診斷工具。如果能將胎兒影像學檢查區分成Level 1, 2, 3 級,並和婦產科醫師密切合作,由胎兒磁振造影擔任Level 3的任務,是很合適的定位。    高階Level 3胎兒磁振造影和研修醫師培訓計畫 為胎兒異常把關

李醫師表示,如果產前超音波發現有異常,或是因孕婦過度肥胖、羊水過少、或胎兒姿勢無法配合能難以用超音波檢查者,都可以考慮安排Level 3胎兒磁振造影。此外,磁振造影於診斷植入性胎盤亦有優勢。

不過,由於解像力的限制,胎兒磁振造影以妊娠滿18週後再安排為佳。這個檢查和X-光檢查或電腦斷層檢查不一樣,是沒有游離性輻射線的,所以在孕期接受檢查並沒有特別的危害。

胎兒磁振造影可能會使用1.5T或3.0T的機器。T是Tesla(特斯拉),是磁場大小的單位,和超音波相比,磁振造影的軟組織對比更好,可以把胎兒的深層構造,尤其是腦部中樞神經系統看得更清楚。3.0T和1.5T磁振造影檢查相比,解析度更好,能夠把很小的構造看得更清楚,成像的速度也更快。因此,北榮榮科影像中心即是以3.0T的機器執行Level 3的胎兒磁振造影。

一般而言,檢查的時間大約是30-40分鐘左右。孕婦只要放輕鬆躺在檢查台上,不會施打對比劑,也不會使用麻醉劑或鎮靜劑。目前是僅接受醫師轉介的自費Level 3 胎兒檢查。

【延伸閱讀】

用手檢查乳房健康,竟讓她錯失乳癌治療先機

居家離不開3C螢幕 「糊矇不清」乾眼疾病找上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076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本次新冠疫情2級警戒將到下周一(9月6日)結束,是否再延長或放寬,今(30)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疫苗涵蓋率超過60%,才可能考慮降級,但有計畫再放寬管制措施,基層診所在今天加入社區檢測。 陳時中說明,目前沒有疫情警戒大幅改變規劃,但管制措施可能再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影像導引式胸腔鏡手術示範中心」舉行開幕儀式,此中心不僅讓國際醫療大廠西門子公司指名作為西門子醫療全球胸腔手術示範中心,今後除了擔負訓練影像導引式胸腔鏡手術人才的任務之外,也將參與開發新醫療儀器與技術的重責大任。影像導引胸腔鏡 病灶定位更精確長庚醫院胸腔...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新北市三峽家庭群聚10名患者,當中5人是高中以下學生,1人是2歲以下幼兒,9月1日開學在即,新北市長侯友宜認為,感染者Ct值30以上不具感染力,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則說,若停課檢驗更清楚在復課比較好。 目前指揮中心規定,一間學校若發生1人感染,同班級停課14天,如果疫...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詩茜/台北報導】近年來,3C產品充斥生活中,不少民眾為保護眼睛改配戴濾藍光眼鏡!到底「藍光」是什麼?它會對眼睛造成什麼影響?真的有必要選購濾藍光產品嗎? 藍光其實無所不在! 過量藍光會引起眼部病變 眼科醫師王孟祺指出,眼睛能感受到光線稱為可見光,介於400到700奈米的波長,而其中會...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