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高階Level 3胎兒磁振造影和研修醫師培訓計畫 為胎兒異常把關

高階Level 3胎兒磁振造影和研修醫師培訓計畫 為胎兒異常把關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台灣胎兒醫學振興會於2021年7月推出「胎兒磁振造影研修醫師培訓計畫」,擬逐年培訓有志發展胎兒磁振造影的年輕放射科醫師,由專長胎兒磁振造影的臺北榮總放射部郭萬祐醫師、李函叡醫師指導,以建立訓練制度,讓胎兒磁振造影能成為新興的專長,讓有需要Level 3 胎兒影像學診斷的孕婦,能普遍得到高品質的診斷服務。臺北榮總榮科醫學影像中心同年七月起亦同步推出定位在Level 3 的胎兒磁振造影,來為胎兒異常把關。

胎兒影像學檢查 分三等級  

高階Level 3胎兒磁振造影和研修醫師培訓計畫 為胎兒異常把關

胎兒影像學檢查,可以分成Level 1, 2, 3三個層級。常規產檢的超音波檢查屬於Level 1,胎兒頸部透明帶篩檢、子癲前症篩檢、早期及中期胎兒結構檢查(俗稱高層次超音波)屬於Level 2,當發現胎兒異常時,進階的胎兒都卜勒血流檢查、照會相關科別(如由小兒心臟科醫師執行胎兒心臟超音波)、或安排胎兒磁振造影及多學科會議,則屬於Level 3。Level 3檢查判讀能力的養成不易,卻是振興胎兒醫學所必須,本研修醫師培訓計劃的目的即在回應民眾對高階診斷能力的期待。

Level 3胎兒磁振造影 強大診斷工具  

北榮榮科影像中心負責Level 3胎兒磁振造影的李函叡醫師表示,臺北榮總於1999年由郭萬祐醫師使用超快速磁振造影術診斷胎兒異常,首開台灣風氣之先,至今已發展20多年,雖然知道的人並不多,並不普及,但卻是強大的診斷工具。如果能將胎兒影像學檢查區分成Level 1, 2, 3 級,並和婦產科醫師密切合作,由胎兒磁振造影擔任Level 3的任務,是很合適的定位。    高階Level 3胎兒磁振造影和研修醫師培訓計畫 為胎兒異常把關

李醫師表示,如果產前超音波發現有異常,或是因孕婦過度肥胖、羊水過少、或胎兒姿勢無法配合能難以用超音波檢查者,都可以考慮安排Level 3胎兒磁振造影。此外,磁振造影於診斷植入性胎盤亦有優勢。

不過,由於解像力的限制,胎兒磁振造影以妊娠滿18週後再安排為佳。這個檢查和X-光檢查或電腦斷層檢查不一樣,是沒有游離性輻射線的,所以在孕期接受檢查並沒有特別的危害。

胎兒磁振造影可能會使用1.5T或3.0T的機器。T是Tesla(特斯拉),是磁場大小的單位,和超音波相比,磁振造影的軟組織對比更好,可以把胎兒的深層構造,尤其是腦部中樞神經系統看得更清楚。3.0T和1.5T磁振造影檢查相比,解析度更好,能夠把很小的構造看得更清楚,成像的速度也更快。因此,北榮榮科影像中心即是以3.0T的機器執行Level 3的胎兒磁振造影。

一般而言,檢查的時間大約是30-40分鐘左右。孕婦只要放輕鬆躺在檢查台上,不會施打對比劑,也不會使用麻醉劑或鎮靜劑。目前是僅接受醫師轉介的自費Level 3 胎兒檢查。

【延伸閱讀】

用手檢查乳房健康,竟讓她錯失乳癌治療先機

居家離不開3C螢幕 「糊矇不清」乾眼疾病找上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076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食安問題風暴不斷,讓許多民眾都選擇自己炸豬油,甚至購買進口油,但使用豬油真的對身體好嗎?大林慈濟醫院營養師陳佑豪指出,豬油屬於飽和脂肪一種,有研究顯示,若過量攝取,不但會使壞的膽固醇增加,也容易出現粥狀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疾病。過去農業社會,多是勞動工作,肉類攝取不足下,偶...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冬天好冷!只想吃吃喝喝不想動,但長時間不動,又再加上天氣寒冷,很容易讓人血液不循環,進而導致筋骨痠痛。中醫師劉建忠說,透過自我按摩穴位加上食補,除了能夠舒緩不適,又能補氣血,可說是一舉兩得!中醫師劉建忠表示,中醫認為,經脈貫通上下,溝通內外,是經絡系統中縱行的主幹,因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口腔癌患者往往需要接受放射線治療,因而會造成唾液腺功能衰退,引起口乾、口腔黏膜潰瘍等症狀。尤其是那些復發的患者,有時必須接受第二次的放射線治療,發生口乾的情況會更加明顯。有部分的患者在治療結束後好幾個月,口腔潰瘍仍不見好轉,最常見的原因之一就是口腔黏膜太過乾澀。因此...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一名年長的冠狀動脈狹窄患者,裝有心臟支架多年,最近有胸悶症狀,經過心臟電腦斷層檢查發現,其支架前端有鈣化斑塊,且呈現75%以上狹窄,血管血流不順暢,得再放入一支心臟支架,以防心臟病發猝死。萬芳醫院影像醫學部主任陳榮邦指出,以往類似案例,患者需冒著高輻射劑量、侵入性的心導...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