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高齡慢性病患染疫重症風險高 醫籲:預防比治療還重要

高齡慢性病患染疫重症風險高 醫籲:預防比治療還重要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台灣新冠肺炎疫情自今年5月爆發以來,新增確診人數將近15000人,其中60歲以上重症比例高達38.9%,也就是說每三位染疫的高齡病人之中,就有一位重症。馬偕紀念醫院副院長葉宏一表示,高齡是危險指標之一,而多重慢性病病人因免疫力低,為重症及死亡的高危險群。建議一定要按時吃藥、好好控制病情,並保持良好心情與運動習慣,能打疫苗就盡快施打,預防比治療還重要。

高齡慢性病患染疫重症風險高 醫籲:預防比治療還重要

高齡、多重慢性病患 染疫重症比例高

染疫重症病人中,高齡、多重慢性病比例高。葉宏一副院長分享馬偕醫院院內統計,重症住進加護病房的病人幾乎都是65歲以上,需插管者中平均三人就有一人死亡,「年紀越大越危險。」他表示,住院病人中六成有高血壓、四成肥胖、三成多有糖尿病,洗腎者將近五成,且多數病人是同時有上述多個疾病。

糖尿病、慢性腎臟病患易感染,染疫死亡近五成

「老人急重症是新冠肺炎的現象」,葉宏一副院長表示,這些慢性病彼此之間息息相關,且會造成免疫力低下,尤其新冠病毒對高齡者非常不友善,染疫後的重症風險比孩童、年輕人還高。他進一步說明,糖尿病病人由於血糖偏高,身體處於慢性發炎狀態,免疫力差,很容易感染各種病毒或細菌,也容易引發心血管、包括大、小血管病變的問題,造成重症風險增高。慢性腎臟病病人因腎臟長期發炎,無法正常運作將體內代謝的廢物和多餘水分排出,體內不平衡狀態使得免疫力降低,增加染疫風險,後續治療也因腎功能不佳大幅提高用藥限制,增加照護困難度,以洗腎者為例,染疫死亡率將近四分之一 。

腎臟不好連帶影響心臟功能,染疫恐增加「隱形缺氧」風險

心臟功能異常會影響腎臟功能,而腎臟功能惡化也會對心臟造成損傷,醫學上被稱為「心腎症候群」。葉宏一副院長進一步提到,心臟病、腎臟病互相影響,腎臟無法正常運作可能導致體液滯留與電解質不平衡增加心臟負荷,長期下來,心臟負擔過大影響正常功能也會造成血液供給不足,連帶影響其他器官,故因病住院的病人常會看到多重器官衰竭。他表示,有心臟、腎臟問題的病人,本身儲存攜帶氧氣的能力較差,一旦感染新冠病毒會更差,如肺臟中血液減少,血液中攜帶氧氣的比例就會下降,進而出現血氧降低,增加「隱形缺氧」死亡風險。 

預防勝於治療,疫苗不管哪一牌,打完就是贏家

高齡慢性病人要避免染疫重症,首先必須將慢性疾病控制好,提升免疫力降低染疫風險。葉宏一副院長指出,他見過90歲以上的老病人,呼吸狀況不好,確診的第二天就過世,「病來如山倒,狀態不好者得病之後,根本來不及治療,與其抑制病毒,不如預防更有用。」因此,提醒高齡合併慢性病者一定要準時吃藥與適當運動,切勿自行停藥外,疫苗施打也有助預防高齡慢病者染疫重症風險。

民眾擔憂身體虛弱施打疫苗後死亡,葉宏一副院長表示,打疫苗是否造成死亡,必須和往年自然過世的數字相比,就目前看來高齡死亡數字並未增加。他強調,打疫苗發生意外機率很低,但高齡染疫後重症的比例卻高達三成,「只要有疫苗,不管是哪一牌,只要打兩劑都有很高的保護力,打完疫苗就是贏家。」

天熱、脫水恐增加施打疫苗後不適反應 建議長輩適量補充水分

最近天氣悶熱、流汗過多容易脫水,會增加疫苗施打後的不適反應,葉宏一副院長提醒「打完疫苗容易累是正常,若食慾不好少吃一餐沒關係,但一定要適當補充水分。」,建議高齡長者施打疫苗後應適量補充水分。高齡、慢性病若同時兼具,一定要按時吃藥,控制好疾病,葉宏一副院長提到,門診恢復後,有三分之一病人至少都胖2公斤,體重增加,三高比例也會增加,因此適當運動控制體重很重要,還要保持平順的心情,才能遠離染疫和重症威脅。

【延伸閱讀】

過半糖尿病患者未察覺腎臟已病變 應及早介入管理預防洗腎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22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王詩茜/台北報導】內褲有異味、排尿灼熱疼痛,妳也有這些煩惱嗎?內湖國泰診所婦產科主治醫師陳怡潔說明,女性陰道炎與下泌尿道感染是婦產科門診常見的疾病,有些時候兩者更會同時發生,以下就兩個疾病分別介紹: 女性陰道炎 主要分這3種 陰道炎即為陰道受感染或是益菌的數量不足而產生的炎症反應,陰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不少民眾認為染髮劑會致癌,其實這是過時的觀念,台北林口長庚醫院皮膚科醫師陳冠伃表示,「大部分的國際研究中,都是以動物實驗為主,並沒有足夠的人體實驗資料可以證明,染髮劑與人類致癌有關。」且現代的染髮劑成分不斷改良,已經大幅淘汰對人體有害的化學物質,若要染髮的民眾不用太過恐...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今(22)日新增2例本土個案,均為住在基隆地區的女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兩個案互不認識,並無關聯性,因Ct值都很高,病毒量極低,應屬舊案,評估對社區影響很小。 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案16461是印尼籍30多歲女性家庭看護工,5月20...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67歲李姓台商叱吒商場好不威風,但私下卻深受勃起障礙所苦,每天入夜後總是垂「頭」喪氣,期間雖嘗試使用藥物治療卻不見效,妻子數年來也只能隱忍,為填補夫妻關係,他與醫師溝通後,決定植入半自動人工陰莖,讓他可以「隨時開機」,不僅解決自卑困擾,也重拾家庭和諧,可謂一舉兩得。睪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