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高齡9旬嬤缺血性腦中風 顱內動脈取栓術搶救成功

高齡9旬嬤缺血性腦中風 顱內動脈取栓術搶救成功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神經放射科主任 吳明基醫師 & 醫學影像部主任 沈昭諭醫師 聯訪

一名高齡93歲的阿嬤,因說話口齒不清送醫,確診為左側中大腦動脈阻塞的急性缺血性腦中風,進行顱內動脈取栓術術後,雖有中風的後遺症,但能自行下床、如廁,保有基本自理能力。另一名6旬中年男性,有糖尿病及心律不整病史,因意識不清送醫急診,確診為腦幹缺血性中風,經評估適合使用顱內動脈取栓術,術後恢復快速,且隔天就能下床,日後生活完全不受影響。

每7~8名國人 就有1人腦中風

根據衛福部歷年國人十大死因統計顯示,腦血管疾病為國人十大死因前4名。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醫學影像部主任沈昭諭醫師說明,國內每年新增約3~5萬名腦中風病患,其中以缺血性腦中風占7成之多,相當於每7~8名國人中,就有1人會發生腦中風。

沈昭諭指出,大腦僅占人體重量的2%,需要的血流供應量卻高達20%,更是身體的指揮中心;一旦大腦缺血、缺氧,就會造成腦細胞受損、死亡,就是所謂的缺血性腦中風。

缺血性腦中風好發老年人 心律不整發生率增4倍

常見的腦中風危險因子,包括:三高、心律不整、肥胖、抽菸、無運動習慣者。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神經放射科主任吳明基醫師說明,罹患高血壓、糖尿病,腦中風機率增加3倍,三高再加上肥胖因子,發生率增加4倍;若是心律不整患者,腦中風發生率則會增加5倍。

顱內動脈取栓術 打通率高達7成

缺血性腦中風雖好發於60歲以上老年人,但中壯年族群也有2成的比例,故中壯年族群千萬不能輕忽;且中壯年族群多半為家中經濟支柱,一旦因腦中風失能,全家生計恐陷入危機,往後的復健費用更是雪上加霜。所幸,目前「顱內動脈取栓術」提供高達7成的打通率,大幅提升治療品質,將近半數患者能夠自理生活。

吳明基說明,根據台灣腦中風學會指引,急性缺血性腦中風的標準治療,是在發病3~4.5小時內施打靜脈血栓溶解劑,幫助溶解血栓、打通阻塞的血管,但臨床上僅有1/3患者適合。沈昭諭舉例,如果缺血性腦中風患者有腦動脈瘤、腦瘤、近期腦部曾開刀,或是腎功能異常、凝血功能異常,就不適合施打血栓溶解劑。

黃金搶救時間 延長至6小時

針對對於血栓溶解劑有禁忌症的患者,目前可以透過最新的「顱內動脈取栓術」,不但突破治療瓶頸,黃金搶救時間也從3小時延長至6小時。沈昭諭表示,顱內動脈取栓術是在鼠蹊部穿刺股動脈後,將導管置入血管中,再利用抽吸導管將血栓抽吸,或是使用取栓支架直接將血栓拉出,達到打通血管的目的。

吳明基進一步說明,抽吸導管或取栓支架的使用時機不同,臨床上,會優先選擇抽吸導管,若是血栓範圍較大,則會合併使用取栓支架,加強取栓的效果。目前健保給付規範為,必須在發病8小時內、腦中風嚴重程度指數NIHSS大於8分,以及大血管阻塞的病患;如果缺血性腦中風病患,已超過黃金搶救時間3小時,或是阻塞處為大血管,就可考慮進行顱內動脈取栓術。

吳明基提醒,顱內動脈取栓術對於血管有潛在傷害,術後應暫時服用抗凝血藥物,也要注意血壓的控制,出院一星期應回診,建議每3個月定期追蹤。

臉歪嘴斜、口齒不清 當心腦中風了

沈昭諭提醒,如果突然發生臉歪一邊、說話口齒不清、單側手腳無力等任一情形,就有可能是缺血性腦中風,應盡快打119送醫。他也建議,復健治療應及早介入,可以加快功能的恢復。另外規律運動、飲食均衡,戒菸,才能遠離腦中風的危機。

【延伸閱讀】

簡單生活七件事(六)戒菸永遠不嫌晚 逆轉中風危機

少年腦中風路倒 顱內動脈取栓術撿回一命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33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圖片翻攝自今日頭條,下同) 今天分享的這個巧剝大蒜算不上多新奇的竅門,相信平常做飯的都知道",但是根據我平常接觸的人,發現很多朋友不知道怎麼快速剝,拿到幾瓣蒜剝很長時間,有時候人多要用到很多蒜,一瓣一瓣地剝真的浪費時間,那就用這一招吧 準備好大蒜 用刀切去大蒜根部 再...

閱讀詳情 »

    南方的高溫最近一度躍升到34,有寶媽留言說孩子一早起來四肢都腫了,全家人都嚇壞了,不知道得的什麼病。幼兒說建議立即送孩子就醫。後來該媽媽回覆說是冷氣惹禍,經過消腫治療已經慢慢在恢復了。 原來是該寶媽家住頂樓,夏天晚上他們一度把冷氣溫度開到了20度,可能是因為溫差一下子太...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舌頭顏色不是粉紅色,且有腫大、裂痕,甚至下陷齒痕等現象,小心可能是身體缺乏維生素B群導致;桃園療養院郭貽芳藥師指出,尤其若長期嚴重缺乏B群者,就可能會出現味蕾消失問題,臨床上就有許多老人家因此抱怨吃東西都沒有味道等現象,就是缺少B群所致。 飲食不均衡 B群也跟著流失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隨著時代進步,3C產品越來越普及,尤其近來VR虛擬實境已有許多相關產品問世,但要小心,視力還在發育的孩童最好別玩,否則恐怕對眼睛造成傷害;三軍總醫院眼科部視力保健科主任戴明正指出,VR虛擬實境得靠頭戴式穿戴裝置,但因光線刺激加上閃爍程度,很容易造成眼睛壓力。 孩童少玩...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