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魚刺哽噎 正確處理3步驟

魚刺哽噎 正確處理3步驟

每當吃魚時,如果沒有仔細挑出魚刺,很可能就會被尖尖的魚刺刺入咽喉,有些民眾當下會採用一些錯誤的方式處理,這樣反而會愈弄愈糟。醫師提醒,千萬別以為被魚刺刺入沒什麼,嚴重者還可能會刺入食道或腸胃道,造成併發症。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消化內科醫師李百純說,民眾不小心吞入的魚刺或異物,發生位置常在食道或喉頭,這是因為食道有三處生理性狹窄,也就是先天性正常的狹窄,分別在喉咽與剛入食道的交接處、食道中段、食道與胃的交接處。但臨床上也有少數案例是魚刺通過食道,造成胃腸道穿孔,導致腹膜炎。

民眾用錯方法 造成反效果
李百純表示,當魚刺穿刺食道會造成突發性吞嚥疼痛、吞嚥困難、胸痛、噁心、嘔吐、發燒、脖子痛,甚至出血症狀,包括吐血、排黑便、血便等。若這時民眾想吞幾口白飯,看看能不能將將魚刺擠下食道,反而可能使魚刺越刺越深;也有民眾嘗試喝白醋,看看能不能將魚骨軟化,但仔細想想,若是醋的濃度高到可以軟化魚骨,那勢必也會造成食道損傷。

根據檢查結果 評估處理方式
當病人被魚刺刺到來醫院時,會如何處理呢?李百純說,會先請耳鼻喉科醫師檢查魚刺是否卡在咽喉處,如果是,依位置與魚刺的大小來決定是直接目視取出,或是全身麻醉用硬式喉頭鏡取出;若不是,則會照X光來找出可能的魚刺位置。但是,由於魚刺非常細小,X光照不出來也是常見的事,不過仍然要以病人臨床症狀為主,再仔細評估。

另外,病人若有出現異常疼痛,或是脖子摸起來有「逼逼啵啵」的感覺,甚至要做電腦斷層以排除已造成食道穿孔,或是其他嚴重的併發症;若無,則接下來就會需要由腸胃科醫師借助胃鏡或是食道鏡去取魚刺。

李百純提出,當不小心吞入魚刺時,正確的處理步驟如下:

1. 立即停止進食,接著大量喝水。
少量水分或許可以幫助小魚刺脫落,但對於刺得較深的大魚刺則毫無幫助,反而會使後續進行胃鏡或食道鏡時,增加吸入性肺炎的風險。

2. 輕輕咳嗽,試著把刺入咽喉的魚刺咳出。
咳嗽時勿太用力咳,而咳嗽對於刺入咽喉以下的魚刺是無效的。

3. 若以上方式無效,請立即送醫。
由於食道壁很薄且緊鄰大動脈,在臨床上曾發生魚刺刺穿食道與大動脈,造成吐血或內出血身亡的案例;還有因深頸部或是縱隔腔感染,造成生命危險或是困難治療;也有僅是刺穿食道,將魚刺取出一星期後,卻因後續發炎與感染,造成突發性出血致死。因此,被魚刺刺入決不可拖延,

李百純提醒,其實不只是吃魚時要小心魚刺,在吃雞肉時的雞骨頭,或是吃其他食物有尖狀的骨、殼、刺等也是要小心,還要細嚼慢嚥,以免樂極生悲。

來源:大紀元

相關推薦

在各式各樣的網路話題裡,『戰南北』這個議題絕對是榜上有名,網友們最愛比拼北部如何如何,南部又如何如何,就連醫療也不例外,明(7/10)晚9點中天綜合台36頻道《金牌大健諜》播出主題「南北病患大不同!」邀請到王中平、郭亞棠、洪素卿,與主持人曾國城、情報員韋汝以及醫師團魏智偉、陳柏臣、許秉毅、郭大維、...

閱讀詳情 »

根據衛福部公布之106年國人死因統計,65歲以上的死亡人數最高,以疾病致死最為常見;但若分齡來看,64歲以下死亡人口中,事故傷害為重要的死因之一,而25歲以上的致死主因則為癌症...  未滿1歲嬰兒死亡主因為先天性畸形及染色體異常(占19.7%),以及源於周產期的呼吸性疾患(占13.9%)。 1至1...

閱讀詳情 »

減肥不外乎「運動」、「飲食控制」還有「堅強的意志力」,藥安康藥局陳澤鈞藥師提醒,除了上述重點外,「睡眠」也是減重成敗的關鍵之一,若是經常失眠或習慣熬夜就容易讓身體變胖!  睡眠是健康的關鍵,也是保持體重的重要關鍵。陳澤鈞藥師表示,越來越多的實驗證實,睡眠少於7至8小時的人,肥胖及體重增加的風險較高,...

閱讀詳情 »

【台北訊】公視與Yahoo TV 合作的4K直播益智節目《一呼百應》,由黃子佼、吳姍儒(Sandy)主持。日前節目進行網路好感度大對決!熱血大叔夫妻檔叫陣美魔女老夫少妻!史丹利、GIGI夫妻檔與王中平、余皓然大PK, 一題健康題,激起吳姍儒忍不住嬌喊:「女人真的很辛苦!」GIGI更因站姿不良,「前凸...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