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黑眼圈、咬合不正、暴牙害你變醜! 鼻過敏可能是禍首

黑眼圈 咬合不正 暴牙害你變醜! 鼻過敏可能是禍首

【NOW健康 林郁敏/台北報導】鼻子過敏可能讓人變醜?沒錯!鼻子過敏,不僅會造成人們生活上的困擾,若是放任不治療,還會影響到臉型和外觀!耳鼻喉科權威醫師李宏信指出,長期患有過敏性鼻炎的人,一般是常見包括黑眼圈、咬合不正、又因長期張口呼吸而產生咬合不正或暴牙等外觀變化,對於顏值無疑造成了傷害,成為許多人不自信的來源,缺乏自信與自卑感,對往後的人生發展影響深遠。又雖無直接影響生命,但鼻塞會造成呼吸不暢、氧氣不足,對心肺功能的傷害是無法直接察覺的。


鼻過敏變醜? 除了鼻子不舒服還有這些連帶問題


李宏信表示,鼻過敏症狀的形成原因與鼻神經受到外界刺激,容易發癢而猛打噴嚏,且造成鼻黏膜血管充血腫大造成鼻塞甚至導致頭腫脹有關,易影響發作之因素包括遺傳、氣溫低、生冷飲食、灰塵、塵蟎等。


至於有鼻過敏的人為何會變醜呢?李宏信進一步分析,是因為當鼻黏膜腫大時,會造成鼻塞、難以呼吸,導致患者很自然地就會張口呼吸,而用口呼吸的影響就是口乾舌燥、睡覺時習慣舌頭下移,又長時間張口呼吸,容易造成打鼾形成呼吸中止症,導致門牙會被往前推而產生暴牙或咬合不正。


此外,過度發達的鼻神經受到刺激後,也會指令腺體細胞不停增生產生鼻涕,若鼻涕倒流到喉嚨,還可能造成喉嚨不舒服之慢性咽喉炎。


鼻噴劑難根治 藥物治療易復發


李宏信提到,為了緩解鼻過敏症狀,有許多鼻塞患者會使用鼻噴劑舒緩症狀,鼻噴劑通常使用的是血管收縮劑或類固醇,血管收縮劑內有類麻黃素,會使血管收縮、血壓升高、精神亢奮;然而,長期使用不僅容易產生藥物成癮、黏腫組織纖維化,而會產生抗藥性。


而對於鼻水流不停的人來說,抗組織胺藥物雖具有緩解作用,但無論是哪種藥物治療鼻過敏,藥物常有嗜睡等副作用,又停藥後容易再復發,難以根治。


一般人認為鼻過敏是因體質過敏,日常所謂的過敏是接觸或服用藥物及過敏物質而產生,進而導致全身性過敏。但鼻過敏者與上述所述的情形較無關係。而醫界最近研究指出,鼻過敏係因鼻黏膜組織異常,含有較多的神經而異於正常人,而較容易發癢、打噴嚏和流鼻涕,又刺激鼻膜腫大而鼻塞以及頭痛等等。這種鼻神經較多及密集是因遺傳所引起,其所謂鼻部體質是遺傳所致,無法預防。鼻過敏治療不易,因此對鼻過敏的家屬來說是非常不愉快的事,等於說家族裡的人經常受鼻過敏所苦。服藥、打針、手術等都效果不彰,因此最後醫界經研究指出鼻過敏是鼻神經過度發達及密集為主要原因,因此進而研發出「鼻過敏翼管神經截除手術」,來根本治療鼻過敏症。


鼻過敏神經截除術 才能根本改善鼻過敏困擾


除了一般藥物治療之外,李宏信解釋,目前有傳統黏膜下鼻甲骨及黏膜切除、電燒、雷射、手術、無線射頻或下鼻甲成形術及傳統電燒手術等針對一般腫大的鼻黏膜治療有效,但鼻過敏較嚴重者通常術後1、2年會再復發。


後來醫學界開發有了針對鼻過敏之神經截除術,即所謂之翼管神經截除術(俗稱鼻過敏神經截除術),雖然醫學證實此法確實有效,但需要全身麻醉後,經口腔黏膜切開鑿開鼻竇腔之骨頭進入鼻竇腔才能進入施行神經截除,手術因難度高、傷口大、出血多,術後還會引起眼睛乾澀、喉嚨乾燥等副作用,因此少有醫師或患者願意冒險來進行。


李宏信說明,現今採用改良版的鼻過敏神經截除術,只需先用棉花沾麻醉藥物放入鼻孔約10到15分鐘,再將細長的探頭儀器從鼻孔伸進鼻腔最後端側上方的鼻神經腔口進入處,用雷射或射頻截除掉部分神經,幾乎無傷口、出血量小,也不會產生傳統術式的副作用,術後可立即恢復正常生活,深受病人及家屬的肯定。


臨床上發現,術後患者的症狀約可改善7到9成,大幅降低過敏人的痛苦,從而改善過敏性鼻炎產生的黑眼圈,以及避免咬合不正等問題。最後,李宏信提醒,雖然新式鼻過敏神經截除術較無風險,不過仍建議小學生以上再進行手術治療。


更多NOW健康報導
▸癌症時鐘又快轉11秒! 大腸癌連14年居10大癌症榜首
▸同樣是植牙價格為何落差大? 牙醫師告訴你關鍵4環節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嚴選推薦:【訂閱】NOW健康 | 頻道 | LINE TODAY

相關推薦

(撰文/黃雅芬) (諮詢/木生婦產科毛士鵬醫師;余朱青營養師) (圖/優活健康網)   女生的毛病可是出名的多,除了有半輩子的時間都在面對每個月生理期所帶來的臉色蒼白、四肢冰冷、腹絞痛等症狀;如果不當使用衛生棉或生活習慣不佳,泌尿道感染就會跟著來;邁入中年後,還得忍受皺紋、斑點大舉侵襲!雖...

閱讀詳情 »

  (資料來源:資料圖庫)   低升糖指數不等於低糖 升糖指數是一個人造的指數,用以表示食物讓血糖上升的速度。只有植物類的食物含有升糖指數,因為它們是碳水化合物,而碳水化合物在英語中也就是糖。這是為什麼只要是有升糖指數的食物,不管它的指數高低,都含糖。所以,只要吃有升糖指數的食...

閱讀詳情 »

有助於靜心入眠的夜間習慣 晚上能否睡得香甜,睡前30分鐘是關鍵。重新設定心情,就可以深睡。   • 夜間打坐(夜坐) 所謂夜坐就是在夜間坐禪。睡前盤腿坐禪,可以靜心安神。   • 從事喜愛的休閒活動 從事焚香、閱讀、聽音樂等自己喜愛的輕鬆休閒活動。不過電視和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您家中是否也有年邁的父母親,因逐漸喪失記憶及身體功能,被送進安養中心度過餘生?嘉義就有一名60歲婦人,2年前失智情況越趨嚴重,伴隨解尿功能失常、走路步態不穩,生活功能無法自理,被迫送進安養中心;沒想到不到半年,婦人症狀每況愈下,除了情緒不穩外,甚至出手攻擊醫護人員,家...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