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菸害防制法》草案禁電子煙 卻納管加熱菸挨批開後門

《菸害防制法》草案禁電子煙 卻納管加熱菸挨批開後門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電子煙等新興菸品在國外造成多起肺傷害案例,但是新興菸品體積小、易攜帶窩藏、以及造型酷炫,且加味菸常有果香、人工花香等甜味,不若傳統菸草刺鼻,不少人會使用這類菸品。行政院會通過衛生福利部《菸害防制法》草案,將電子煙、加味菸納為「類菸品」,為禁止販賣之列;然加熱菸則有條件放行,被反菸團體痛批「為菸商開後門」。


電子煙禁止販售、加熱菸納管 違者最高罰5千萬


行政院在13日上午於院會通過《菸害防制法》修正草案。衛生福利部表示,《菸害防制法》草案除將吸菸年齡提高至20歲,增加禁菸場所以外,重點是:針對近年盛行的加熱菸、電子煙等新興菸品,也做出管制。 衛福部表示,草案新增「類菸品」這項分類,指以改變前款所定原料物理性態之方式,或非以前款所定原料製成,得使人模仿菸品使用之相關產品


未來電子煙等產品納入「類菸品」,嚴禁使用及販售;最後針對加熱菸等指定菸品,需評估健康風險後才可放行。 罰則部分,如違法輸入、銷售電子煙等產品,將開罰1千萬至5千萬罰鍰;同時加熱菸如未通過審查,就製造、輸入或販售,最高開罰5千萬元。


其他新增條款有調整健康捐的徵收額度與模式,將大專院校、幼兒園納入全面禁菸場所;酒吧、夜店列為得設吸菸區的部分禁菸場所。


反菸團體怒批「為菸商開後門」 力求全面禁止


不過董氏基金會則批評,此修法方向恐幫菸商開後門。由126個醫事、家長婦幼、社福團體籌組的「台灣拒菸聯盟」認為這項管制難以落實,下一代恐淪「新癮害世代」。為力促台灣下一代成為真正的「無菸世代」,針對問題的嚴重性與確實保護兒少健康,台灣拒菸聯盟提出《菸害防制法》2大修法主張: 拒絕開放電子煙、加熱菸; 逐步終結已經被合法的紙菸。(例如菸盒「印製85%警示圖文及素面包裝」、「禁止加味菸」、「提高禁菸年齡」、「禁止菸草公司任何形式的廣告」等)。董氏基金會表示,在40年來與菸草的角力後,台灣的吸菸人口已降至260萬人,現在政府要「一開(加熱菸)一禁(電子煙)」,令他們感到痛心。


❤【NOW健康】關心您:吸菸有害健康!戒菸可減少身體健康及二手菸危害!


更多NOW健康報導
▸癌症時鐘又快轉11秒! 大腸癌連14年居10大癌症榜首
▸2021年10大疫苗新聞公布 前3名都與新冠病毒疫苗有關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嚴選推薦:【訂閱】NOW健康 | 頻道 | LINE TODAY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30歲的上班族女性,因為視力模糊、步態不穩、四肢無力等問題求診,由於症狀類似中風,一度被當作小中風,經過進一步問診後才發現,原來之前也曾出現過動作障礙現象,經過腦部核磁共振與腦脊髓液檢查後,確診為多發性硬化症病患。什麼是多發性硬化症?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神經內科張國軒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最近常腹脹、消化不良且食慾不佳,卻又突然「變胖」,小心可能是卵巢癌!卵巢癌症狀不明顯易忽略,近半以腸胃不舒服症狀表現,僅約1成會陰道出血,多數患者都先「繞路」腸胃科,藥物治療不佳後腹部超音波檢查才被發現腹部腫瘤或大量腹水,才被懷疑可能是卵巢癌,且已是晚期。國泰綜合醫院婦...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2019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蔓延全球,各國都想及早找出解決之道。中央研究院廖俊智院長今(13)日召開「國內學研單位COVID-19合作平台」會議,並於會中倡議開放科學(open science)的精神,以利學研單位共享研究材料、研究資訊,及智財成果。分...

閱讀詳情 »

近年來,網路上盛傳著低脂的迷思,但多是似是而非,或者過度解釋了文獻,像是低脂鮮乳含有澱粉會導致肥胖,或低脂鮮乳流失了許多營養。 有些媒體報導研究指出低脂乳品會提高特定慢性病的風險,但實際看了數據和文獻都可能不是這回事,這次好食課搜集了有關低脂鮮乳的四大迷思,一個一個破解給你看! 迷思一、低脂鮮乳少...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