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黑色素瘤5特徵 醫師教你如何分辨

  每個人身上普遍都存在幾顆大大小小的痣,痣的形成來自於痣細胞,屬於黑色素細胞的1種,正式名稱為黑色素細胞痣,當痣細胞聚合在一起,即成為一般所稱的「痣」。醫療財團法人羅許基金會羅東博愛醫院皮膚科主任張景皓醫師表示,痣的生成有深有淺,有些痣打從出生就存在,有些可能日後才突然生成。如果痣突然出現變化,建議求診詢問醫師。

  痣依據分布的位置又可分為接合痣、真皮痣與複合痣。其中接合痣位於表皮層內,通常較表淺,真皮痣則位於真皮層,多為較大、突起較明顯或長毛的痣,而複合痣存在於表皮層與真皮層之間,大小一般介於接合痣與真皮痣。

  痣若無害,通常不會引起民眾困擾,但若是對痣的位置與美觀有所顧忌,也確實可以採取安全的做法協助去除,如:雷射、電燒或手術切除等。除痣手術雖屬小型手術,卻仍須專業醫師診斷與正確手術治療,建議民眾應尋求正規的醫療機構與專業的醫護團隊,以確保手術的順利與安全。

  除了良性的痣之外,若發現皮膚上的痣或是深色斑塊出現變化,民眾也不應輕忽,以皮膚癌中的黑色素瘤來說,其特徵即為皮膚上出現黑色斑塊、痣出現變化或指甲面內出現深色條紋等。

  惡性的黑色素瘤通常具有5項明顯特徵:(一)若是身體上的斑塊或黑痣出現上下左右不對稱性、(二)邊緣呈現不平滑甚至鋸齒狀、(三)顏色出現變化或深淺不一、(四)大小突然變大且大於6毫米或突然快速隆起、(五)甚至伴隨滲液、脫屑或潰爛,一旦任一情況發生,應盡速就診,尋求皮膚科醫師確認。

  張景皓醫師補充,亞洲人若罹患黑色素瘤,好發部位為四肢末端,初期因為不痛不癢,因此很容易疏忽,但黑色素瘤一旦病發,治療效果與預後普遍不佳,因此還是建議必須從自我檢測做起,以利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相關推薦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今日新增127例本土確診,苗栗縣副縣長鄧桂菊於防疫記者會上說明,苗栗縣今日零確診,目前累計547例本土確診,其中移工448人,佔總數82%,本土確診99人,佔總數18%。她也提醒,目前仍沒有鬆懈本錢,請民眾盡量不要外出,避免跨縣市移動而導致病毒擴散。有關高風險移工採檢結果,鄧...

閱讀詳情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公布COVID-19新增127例本土個案,其中以新北市81例最多,其次為台北市30例,值得關注的是,新北市已連續一個禮拜確診數低於百例。新北市長侯友宜將於下午3時將召開疫情應變會議會後記者會,說明關於新北市的最新疫情及防疫措施,現場最新情形請鎖定《民視快新聞》直播。(民視新聞網...

閱讀詳情 »

日前台北市傳出好心肝診所違規施打疫苗事件,爭議延燒至今,台北市政府是否有最新調查進度及懲處名單?稍後台北市長柯文哲將於下午14時30分召開臨時記者會說明。更多最新消息,請持續鎖定《民視快新聞》。(民視新聞網/綜合報導) 【延伸閱讀】 新北累計10例接種後死亡 週末疫苗打氣減 快新聞/宜蘭蘇澳「硫酸槽...

閱讀詳情 »

每年的6月是同志驕傲月,世界各地的同志族群會舉辦各種活動來慶祝性別多元化,並關注對LGBT族群的尊敬及平權等問題。為紀念同婚兩周年,彩虹平權大平台因應疫情需求規劃了線上紀念活動;一直以來都相當關注平權議題的MyHair生髮植鬍診所表示,在疫情籠罩下,除了落實防疫,也會繼續推動平權,與同志朋友們相伴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