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鼠蹊部疝氣恐致腸管壞死 釀致命危機

疝氣不僅好發於兒童,青壯年、老年人都可能發生,其中俗稱「墜腸」的腹股溝疝氣更是常見於中老年人的疾病;醫師提醒,當發現鼠蹊部有腫塊時,可別因為害羞或沒有症狀而忽略就醫!若腹腔內腸管掉落到疝氣囊袋,可能導致腸管卡住壞死的嚴重併發症,釀成致命危機。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一般外科主治醫師郭智偉說明,腹股溝疝氣的病因是包覆鼠蹊部通道的肌肉,因年紀大長期慢性咳嗽、便秘或長年做粗重工作而退化,產生較大的孔道形成疝氣囊袋;這個囊袋與腹腔相通,一般症狀僅在兩側鼠蹊部凸起單側或雙側腫塊,不會造成患者太大困擾,但若腹腔內的腸管掉落到囊袋中,就可能使腸管卡住壞死。

郭智偉提及,日前一位80歲老翁右側鼠蹊部有個約8公分的腫塊,但家屬顧慮老翁年事已高,且腫塊數年來都無症狀,因此不以為意;上個月老翁突然因劇痛就醫,緊急手術發現腸管已壞死近50公分,術後雖救回一命,但老翁原有的心律不整問題,因恢復期較長,需停止預防血栓的抗凝血藥物,術後1個月因心律不整導致腦中風併發症。

「鼠蹊部疝氣就算發生在老人家,仍需早期治療!以免腸管壞死這種嚴重的併發症。」郭智偉說,腹股溝疝氣的治療方式,傳統手術是在鼠蹊部打開約5-10公分傷口,以組織縫合或是人工網膜,修補肌肉退化產生的孔道;而近年採用的內視鏡疝氣修補手術,經由患者肚皮內,將肌肉退化所產生的孔道以人工網膜修補,僅有3個0.5-1公分的小傷口,且因手術不需進入腹腔,避免腸沾黏的風險,術後1週即可進行無負重工作,縮短患者恢復期,也減少併發症風險。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9093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避孕方法有很多,有些人為了生活品質,會選擇服用事前避孕藥,因為正確服用的話,是所有避孕方式中避孕率最高的。婦產科診所院長王孫斌指出,避孕藥由女性荷爾蒙-雌激素及黃體素兩者組成,雌激素可以降低濾泡刺激素的產生,進而穩定內膜,減少濾泡發育;而外來黃體素會減少卵巢荷爾蒙產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今年春節擁有長達九天的假期,許多愛美人士紛紛利用這個空檔做全臉的改造,而如今假期已過,有不少錯過了進廠維修的民眾,則是把握接下的清明連假,預約了修復期較短甚至零修復期的微整形。皮膚專科盧靜怡醫師表示,此時可以挑選玻尿酸填補,達臉部的微調,僅需一小部分的調整,即可以擁有很...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醫院首創以延展虛擬實境(XR)技術,病患及家屬體驗氣切決策!北榮研發虛擬實境XR,透過居家氣切照護衛教,加上雲端同步視訊系統,可與醫院端指導人員互動,民眾在家中即可反覆體驗熟練照護的步驟細節,不需再奔波往返醫院。臺北榮總張德明院長表示,此創新為病人及家屬一大福音。無法移...

閱讀詳情 »

號稱「沉默殺手」的胰臟癌,令人聞之色變!由於早期難以被發現,且存活率低,不少名人都不敵胰臟癌的侵襲。關於誘發胰臟癌的傳說,也不勝枚舉,日前網路上即傳言:「吃生魚片可能導致胰臟癌」,令許多人感到心慌慌,到底真相如何?以下由營養師教大家如何提高警覺,以遠離胰臟癌! 胰臟俗稱「腰尺」,是人體中僅次於肝臟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