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鼠蹊部疝氣恐致腸管壞死 釀致命危機

疝氣不僅好發於兒童,青壯年、老年人都可能發生,其中俗稱「墜腸」的腹股溝疝氣更是常見於中老年人的疾病;醫師提醒,當發現鼠蹊部有腫塊時,可別因為害羞或沒有症狀而忽略就醫!若腹腔內腸管掉落到疝氣囊袋,可能導致腸管卡住壞死的嚴重併發症,釀成致命危機。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一般外科主治醫師郭智偉說明,腹股溝疝氣的病因是包覆鼠蹊部通道的肌肉,因年紀大長期慢性咳嗽、便秘或長年做粗重工作而退化,產生較大的孔道形成疝氣囊袋;這個囊袋與腹腔相通,一般症狀僅在兩側鼠蹊部凸起單側或雙側腫塊,不會造成患者太大困擾,但若腹腔內的腸管掉落到囊袋中,就可能使腸管卡住壞死。

郭智偉提及,日前一位80歲老翁右側鼠蹊部有個約8公分的腫塊,但家屬顧慮老翁年事已高,且腫塊數年來都無症狀,因此不以為意;上個月老翁突然因劇痛就醫,緊急手術發現腸管已壞死近50公分,術後雖救回一命,但老翁原有的心律不整問題,因恢復期較長,需停止預防血栓的抗凝血藥物,術後1個月因心律不整導致腦中風併發症。

「鼠蹊部疝氣就算發生在老人家,仍需早期治療!以免腸管壞死這種嚴重的併發症。」郭智偉說,腹股溝疝氣的治療方式,傳統手術是在鼠蹊部打開約5-10公分傷口,以組織縫合或是人工網膜,修補肌肉退化產生的孔道;而近年採用的內視鏡疝氣修補手術,經由患者肚皮內,將肌肉退化所產生的孔道以人工網膜修補,僅有3個0.5-1公分的小傷口,且因手術不需進入腹腔,避免腸沾黏的風險,術後1週即可進行無負重工作,縮短患者恢復期,也減少併發症風險。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9093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端午節腳步越來越近,到了端午節,總要吃吃粽子、應景一下。但民眾千萬別以為吃紫米粽、五穀粽等養生粽,就能大吃特吃,過於放「粽」。營養師張益堯表示,粽子多由糯米製作而成,吃太多糯米,不只容易胃酸過多、消化不良,血糖也會快速攀升,像紫米粽,雖然含有花青素,但紫米也是糯米,攝取...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一名50多歲的男性竹科工程師,2年前,右眼視力僅剩0.01,只能看到光影,就醫檢查確診罹患白內障,且嚴重到瞳孔全白,幾乎是失明的程度;所幸,接受飛秒雷射白內障前置手術,植入多焦抗藍光人工水晶體後,同時解決白內障、老花眼,術後視力恢復到1.0,不到一星期就能夠上班。嚴重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編輯部報導)一位照顧精神障礙妹妹30年的哥哥,因妹妹不願看診,同時又堅持自行外出,劇烈爭執後,哥哥親手持刀將妹妹斷頭。54歲的哥哥與50歲的妹妹,相依為命30年,這30年哥哥「獨立」照顧,那共是一萬一千個日子,可曾有任何「喘息」服務?沒有考慮精神障礙族群需求在台灣,「身心障礙服務」...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為順應疫苗產製技術轉變與使用趨勢,疾病管制署宣布,自106年5月22日起,幼兒常規接種的日本腦炎疫苗將由原本鼠腦製程之「不活化疫苗」改為新型細胞培養製程之「活性減毒疫苗」,以持續建立幼童免疫力,預防日本腦炎病毒的侵犯。愛注意~舊型新型疫苗接種須知疾管署表示,新型活性減毒...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