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鼻塞慢性鼻炎演變口腔潰爛 嘴唇腫大就醫發現惡性腫瘤

鼻塞慢性鼻炎演變口腔潰爛 嘴唇腫大就醫發現惡性腫瘤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1名50歲女性,有鼻塞與慢性鼻炎症狀達3年之久,同時有化膿樣鼻涕,曾接受抗生素及鼻腔內類固醇治療,但效果不佳,沒想到口腔內硬顎及軟顎間出現無痛性潰瘍,並伴隨上嘴唇腫大。求診皮膚科,仔細檢視後發現,該潰瘍有大範圍基底壞死,周邊的點狀潰瘍也有類纖維樣分泌物,診斷發現惡性腫瘤。


林口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吳明穎表示,檢查個案血液發現,病患全血球低下情形,此情況極有可能為血球吞噬現象所造成;這是1種由於發炎性細胞激素,包括干擾素(interferon-γ)、介白素(interleukin,IL-12,IL-18)以及甲型腫瘤壞死因子(TNF-α)上升,造成骨髓及其他淋巴器官中一系列的血球吞噬。


吳明穎強調,血球吞噬現象於特定分型的淋巴癌中為相對常見的表現。後續進行侵入性的骨髓切片、淋巴腺切片、乃至於硬顎及軟顎組織切片,都證實了此病灶為「淋巴結外自然殺手T細胞淋巴癌」合併血球吞噬現象。


吳明穎解釋,淋巴結外自然殺手T細胞淋巴癌,在亞裔族群有較高的發生比率,於台灣、亞洲以及中南美洲常見。腫瘤常位於中軸線上的鼻部組織附近,占7成,發生原因與亞洲常見的高危險型EB病毒有相當大的關係。病人年紀平均為54歲,男女比例為2:1,而5年的整體存活率約為3成。


吳明穎指出,口腔內硬顎及軟顎的壞死表現,在臨床上有許多需進一步排除的疾病,其一即為該病患表現的口腔頦面部致命性肉芽腫。數年間,該病患輾轉於四處求醫、用藥,但因受限於該疾病診斷的困難性,雖有症狀的間歇緩和,卻始終無法確立惡性腫瘤的診斷並給予積極治療。


吳明穎補充,個案發現全身性系統疾病,以及醫療對病患的細心和用心,配合長庚醫療體系多專科之間的通力合作,終於正確診斷並給予相對應的治療。令人惋惜的是,病患仍於1個月後不敵病魔的摧殘而病逝。


個案醫治醫學界各專科間極具影響力的頂級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2020年7月收錄於臨床醫學影像個案報告專欄,讓所有閱讀此個案報告的醫師們都能從中有所收穫、一起學習成長。


更多NOW健康報導
▸「抗癌」大作戰!!面對癌症打擊,營養照謢成為堅強後盾!
▸「癌」友倍力GO!防癌知識大考驗,完成測驗好禮等你拿!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癌症患者不能缺少營養支柱 癌友營養補充補對了嗎?

相關推薦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每個刺青背後都有一個故事,在你身上的是紀念,還是想一把抹去的衝動印記?對於誠正中學(矯正學校)多數的學員而言,它是年少輕狂的刻痕,也是社會偏見的標籤。當初因衝動而做出的決定,如今反悔了,卻又負擔不起高額的雷射費用。學員表示:「想要除去刺青,去除社會偏見,給自己一個改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60歲的張爺爺,日前確診罹患基因型第一型C型肝炎,且出現肝硬化,雖積極使用干擾素治療仍告失敗,後來改服C肝口服新藥,治療第一個月後,病毒就幾乎測不到了,且沒留下什麼副作用。張爺爺十分感謝C肝新藥讓他找回健康的下半輩子。第二波健保給付 5月15日上路對抗C肝,過去使用干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你今天有吃水果嗎?現代人生活忙碌,三餐經常外食就草草解決,注重健康的人可能會多點一盤燙青菜,但水果可就不容易吃到了。營養專家指出,蔬果類都富含維生素C,不過蔬菜煮熟容易流失,建議從水果中攝取最好。7成國人少吃水果長庚科技大學保健營養系教授劉珍芳指出,根據國健署資料統計,...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到纖維質,一般人多半聯想到減重、通便。近日,美國一項研究發現,飲食含有豐富纖維質,或許還能降低骨性膝關節炎風險,對提升關節健康很有幫助。這項研究成果已發表於線上版〈風濕疾病年刊〉(Annals of the Rheumatic Diseases)。多攝取纖維質 似乎有助...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