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鼻塞習慣張口呼吸嘴巴乾燥 缺乏口水滋潤蛀牙跟著來

鼻塞習慣張口呼吸嘴巴乾燥 缺乏口水滋潤蛀牙跟著來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又溼又冷的天氣讓慢性鼻炎患者總是睡不好覺,鼻子老是鼻塞或流鼻水,不得不用嘴巴呼吸,早上起床口乾舌燥難以忍受,其實口腔缺少口水滋潤,容易讓牙齒處於酸性物質侵蝕,長時間也就增加蛀牙風險,如果鼻子老是不通,一定要設法解決改善,同時加強牙齒抗酸能力,才能降低因口水少的蛀牙發生機率。

 

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牙科部主任醫師黃茂栓表示,牙齒會蛀牙,主要因細菌分解食物時,產生的酸性物質腐蝕,導致牙齒傷害發生,口水則有酸鹼中和的能力,能讓酸性物質減弱,牙齒就比較不容易受到侵蝕,但口水量不足時,酸性物就會直接侵蝕牙齒,長時間下來蛀牙風險也就增加。

 

黃茂栓補充,口水不足原因很多,有可能是鼻子過敏,總是習慣開口呼吸,也可能是治療疾病時,分泌口水腺體受傷,導致分泌量下降,也可能因老化讓口水不足;一旦口水分泌量不足,除了想辦法在根本原因下手外,定期塗氟,使用含氟牙膏,增加牙齒抗酸性,也能減少因口水不足而蛀牙的困擾。

 

黃茂栓提醒,會蛀牙多是因為酸性物質引起,牙齒外層琺瑯質因酸性物質導致脫鈣,蛀洞在慢慢向內部侵蝕,如果能讓牙齒抵抗酸性的能力加強,就能減少酸性物質傷害,不論小孩或成人,都可以使用氟增加琺瑯質強度,定期前往牙科診所塗氟,或是使用含氟牙膏,都可以有效預防蛀牙。

 

黃茂栓也說,傷害牙齒的酸性物質,是由細菌所產生,當細菌在口腔遇到食物,分解成需要的養分,就會同時出現酸性物質,因此每天至少要刷牙2次,最好吃完東西就要馬上刷牙,清除附著在牙齒上的食物殘渣與細菌,減少酸性物質侵害牙齒程度。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記得《人到中年,更是理直氣壯》的作者酒井順子就曾形容:所謂中年,就是父母的問題會接踵而來的年紀。而著有《50 歲開始優雅過好日子》、《上流老人:不為金錢所困的75 個老後生活提案》及《50 歲後,也可以過幸福日子》等書的日本精神科醫師保隆就曾提醒:50、60 歲的人,父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為共同帶動銀髮族運動風潮,促進國民健康加值,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與教育部體育署共同舉辦2019「樂齡運動『銀』向健康」全民運動與健康政策研討會,依照長者生活型態,以創造活躍生活、活躍居家及活躍環境為分項主題,邀請日本、香港、美國教授分享推動銀髮健走、生活化運動及營造友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四歲女童癢到抓破腳底流血不能走路必須包紮紗布!臺中慈濟醫院小兒免疫醫師余孟恭門診發現嚴重個案,就讀幼稚園小兄妹來到門診,病人母親說,兄妹兩歲起出現皮膚症狀,起初只有臉部皮膚小面積泛紅,感覺癢就忍不住抓;四、五歲後皮膚掻癢範圍愈來愈大,掻抓痕跡也愈來愈嚴重。兩兄妹雙雙掻癢...

閱讀詳情 »

各級學校已陸續開學,學童間密切互動易使腸病毒於校園間傳播,並可能成為家庭與社區間疫情傳播的橋樑,導致國內腸病毒疫情持續上升。開學期間,已經新增多例腸病毒併發重症病例,疾管署提醒家長及教托育機構人員,務必加強居家、學習環境的通風與清潔,並落實正確勤洗手與生病在家休息等措施,以降低幼童感染腸病毒的機會。...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