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鼻形重修門檻高 許英哲: 像雕刻一件藝術品

鼻形重修門檻高 許英哲: 像雕刻一件藝術品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調查發現,台灣民眾每年約有20萬人進行隆鼻手術,但是鼻子如果受到前次手術的破壞或是傷害,對愛美朋友的心情往往產生很大打擊!顏面整型醫師許英哲表示,人的五官就像一件藝術品,不同的美都有不同的特性;鼻子位於臉部正中央,又是特別突出於臉上的部位,掌管五官比例的協調性,因此一旦受到損傷,唯有尋求專業修復專家的幫助,才能獲得良好比例改善。

隆鼻手術失敗 接受重修手術不計其數

許英哲表示,愛美人士做微整形或是隆鼻手術,但手術失敗或出現缺陷,需要接受二度重修手術者,也是不計其數。臉上的鼻子是不能換一個新的給求美者,因此必須明白一旦手術過後,就再也不可能回復到沒有手術的原始狀況。許醫師指出,二度重修手術的目標是只能比現況更好,但是不能與初次手術相提並論;此外,能達到什麼程度也與天生條件有很大的相關性。

每種療程都有風險 感染與併發症恐使鼻組織受傷

許英哲醫師強調,並非人人都適用於同一種療程或手術,每種療程手術或是隆鼻材料多少還是存在著風險,像微整形可能只能改善局部、人工材料隆鼻一旦發生感染與併發症,就有可能使鼻子組織受傷等;又肋軟骨隆鼻固然有其優點存在,但手術門檻要求較高,經驗不夠的醫師做肋軟骨隆鼻,並不見得比使用人工材料甚至微整形來的有美感。


鼻形重修門檻高 許英哲: 像雕刻一件藝術品

鼻形重修手術需6到12個月 甚至還需要做微調

修復手術常常不是一次就能達到最好,許醫師形容鼻形重修,就像雕刻一件偉大的藝術品,或是一幅名畫,也往往不是一次就馬上完成,必須由藝術家的巧手歷經幾次修改才能完成最後作品。許醫師提到一般修復手術,合理情況是先重建鼻子主要結構支撐,然後等皮膚型態能夠跟得上鼻軟骨的支撐結構,並且等待皮膚的軟化,通常會需要6到12個月的時間甚至更久,再看恢復的型態決定有沒有需要做微調。有些多次手術者,會在第一次的大重建手術之後,需要幾次的微調整,讓整體鼻型表面獲得更好的型態。

技術經驗與美感是成功關鍵 民眾術前要多做功課

許英哲醫師提醒,整形手術從術前仔細評估選擇,到術後保養、生活作息都要注意,醫師的執刀技術經驗與美感,則是手術成功與否的最大關鍵。許醫師建議想要改頭換面的民眾,術前一定要多做功課,深入研究比較,找出服務與技術都值得信賴的醫師操刀,才能做出最適當的手術。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911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坊間不少私密處保養產品含化學物質、香精,健康管理師羅明珍提醒,有些化學毒素屬於經皮毒素,透過皮膚進入肌膚,進而滲入淋巴系統、血流系統,對身體造成傷害,特別是女性外陰部等生殖器官,更容易讓經皮毒素趁虛而入。 經皮毒素 很難代謝、排出體外 羅明珍指出,女性外陰部、陰道口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各級學校都陸續開學了,為了能讓孩子「高」人一等,家長們都很注重孩子們的營養,尤其是學校裡的營養午餐更是家長關心的部份;不過,營養師建議,孩子要長高,最重要的就是鈣質要充足,而牛奶是鈣質最好的來源。 攝取足夠鈣質學童只有一、二成 很多家長都會煩惱孩子的身高,深怕孩子營養...

閱讀詳情 »

透過代謝,從體內改變自己 要打造能排除癌細胞這種「異物」的身體,最重要的是增強身體的免疫防衛隊,也就是淋巴球和巨噬細胞的功能,才得以發揮人原本具有的自然治癒力。除此之外,不讓有利於癌細胞的毒物進入體內也很重要。「濟陽式飲食療法」並不像舊式醫療那樣,依疾病的性質限制鹽分或蛋白質,或減少熱量之類的做法...

閱讀詳情 »

撰文╱藝嵐 「無情的皺紋,一巡又一巡,歲月染成白雪的頭毛,用盡一生的青春哪守著窗門⋯」,臺語天王陳雷「媽媽的皺紋」是許多人耳熟能詳的曲目,扣人心弦之外也悄悄道出人一生的面容變化。 臉部除了五官外,皮膚會隨時間及身體狀況不同,而出現皺紋、各式斑紋,特別是老人斑、肝斑及老化而出現的鬆弛現象,坊間抗衰老產...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