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3種防疫消毒液 怎麼用不傷身?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

3種防疫消毒液 怎麼用不傷身?

武漢肺炎肆虐全球,因資訊傳播快速透明,民眾大都能在短時間內建立防疫觀念,但網路也充斥許多似是而非觀念,比如為避免接觸傳染,消毒液的使用就很重要,以下就以最常見的酒精、漂白水及次氯酸水,從消毒能力、適用時機及人體影響三方面分析如何正確使用。
 
酒精適合消毒手部 沾到血液效果打折
安南醫院家醫科醫師陳泓毓指出,酒精可以溶解酯類,而新型冠狀病毒的外套膜含有酯類,因此75%酒精效果最好,可以使病毒失去活性,而漂白水及次氯酸水都有次氯酸的成分,次氯酸的氧化能力可以破壞蛋白質結構,所以也可抑制病毒活性。
 
至於消毒液適用時機,陳泓毓醫師說,酒精方便分裝攜帶且揮發快速,可做為無法濕洗手時的替代方式,然而在明顯有髒污或沾到血液、體液時,酒精消毒功能會減弱,因此仍需在酒精乾洗手後儘速使用濕洗手執行手部衛生為宜。
 
漂白水只能用於環境消毒
漂白水可用於環境消毒,一般而言,使用500ppm(稀釋100倍)的漂白水就有消毒作用,但若環境表面大於10ml以上之血液或有機物質時,則需以5000ppm高濃度(稀釋10倍)漂白水消毒,再以清潔劑和清水移除髒污。
 
次氯酸水可用在環境、食物消毒,用於環境消毒建議使用100~300ppm濃度,食物消毒需要在消毒後洗淨(食材殘留不得超過 1ppm)。漂白水跟次氯酸水皆有保存問題,漂白水建議泡製後24小時內用完;次氯酸水不耐日光、高溫及空氣接觸,要保存在不透光陰涼環境。
 
次氯酸水避免使用在人體
有關消毒液對人體影響,陳泓毓醫師表示,酒精可以接觸皮膚又揮發快速,但會使皮膚乾燥,所以皮膚較敏感的人應酌量使用。漂白水會刺激皮膚、眼睛和口鼻,甚至接觸太久還會灼傷,因此使用時要戴塑膠手套並採擦拭的方式,不要用噴霧以免刺激呼吸道。次氯酸水刺激性較漂白水低,但對皮膚及黏膜仍有刺激性,所以針對近來部分業者宣稱次氯酸水可用於皮膚,食藥署已公告市面上的次氯酸水主要是用在環境清潔,應該避免使用在人體。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新一代大腸內視鏡NBI揪瘜肉更精準!致癌率高的瘜肉,是從不到厚度0.5公分的「扁平腺瘤」開始發生,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副院長羅鴻源形容,這類型的腺瘤就如同「火腿片」,不太能透過傳統白光內視鏡發現,隨著無痛內視鏡窄頻影像(NBI)內視鏡技術的問世,可彌補傳統內視鏡的不足,是早期預防大腸癌的一大利器。台灣...

閱讀詳情 »

眼周浮腫長年不消,可能是藏腫瘤!台灣一位30歲右眼皮浮腫,另一位是21歲女性有左眼皮浮腫困擾,近幾年有越來越腫的趨勢,常讓人感覺沒精神,明顯影響外觀,且睜眼時覺得卡卡、重重的,於是求助整型美容科治療,希望除去上眼皮脂肪來改善,但診斷結果卻都出乎意料,眼皮浮腫並非脂肪造成,而是長了誤生瘤。替這兩名患...

閱讀詳情 »

台灣衛生部國健署公布103年台灣民眾死因統計結果,103年死亡人數為162,911人,死因以慢性疾病為主,惡性腫瘤居冠,已是連續第33年排名第一,每100人就有28人死於癌症;此外,肺炎是所有死亡率中上升最多的疾病。103年十大死因以慢性疾病為主,死亡率依序為惡性腫瘤、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肺炎、...

閱讀詳情 »

衛生福利部最新公布103年國人十大死亡原因,癌症連續第33年排名第一!一起來看看十大死因包括哪些~  103年國人十大死亡原因: 第一名:惡性腫瘤(癌症)第二名:心臟疾病第三名:腦血管疾病第四名:肺炎第五名:糖尿病第六名:事故傷害第七名:慢性下呼吸道疾病第八名:高血壓性疾病第九名:慢性肝病及肝硬化第...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