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6歲童吃蕎麥麵休克險喪命 竟是過敏惹禍?!

6歲童吃蕎麥麵休克險喪命 竟是過敏惹禍?!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6歲的王小米參加幼稚園的戶外教學活動,到百貨公司吃飯,老師讓大家自己點餐,小米選了沒有吃過的蕎麥麵嘗鮮。吃了麵不到15分鐘,小米突然呼吸急促、意識喪失,被救護車送到急診。

環境及飲食習慣改變 兒童食物過敏率增加

成大醫院小兒急診科林靜微醫師表示,因環境及飲食習慣改變,近年來兒童食物過敏的盛行率有逐年上升傾向。食物過敏是因為食物中的某些物質,通常是蛋白質,被免疫系統當成入侵的病原,而發生不正常的免疫反應,進而對人體造成不良影響。多數的食物過敏與免疫球蛋白E的作用相關。

林靜微醫師補充,根據統計,較常引起台灣兒童過敏反應的食物,有雞蛋、牛奶、海鮮(蝦、螃蟹、蛤蜊、魚等)、水果(芒果、奇異果、草莓、柑橘類等)、花生、小麥等。

家族史或濕疹 食物過敏風險高

若有過敏性疾病家族史或本身有嚴重濕疹,孩童會有較高食物過敏的風險。但食物過敏的診斷,需由醫師作詳細完整的病史詢問及身體檢查,與血液過敏原檢測或皮膚試驗的協助。最標準的方法則為隨機雙盲食物誘發試驗,直接給予受測者可能引起過敏之食物,觀察是否發生過敏症狀,因過程中可能發生嚴重過敏反應,需在醫師嚴密監控下才可進行。

預防食物過敏 4-6個月應給予固體食物

林靜微醫師提醒家長,根據目前研究顯示,若想預防食物過敏,在寶寶4-6個月大時,不論有否較高食物過敏風險,要儘早且持續給予固體食物,包含高致敏性食物,如牛奶、蛋、花生等。若只有純母奶哺餵,卻沒有儘早且持續給予固體食物,只能預防嬰幼兒濕疹,不能預防食物過敏。

最重要的是,若孩童身上突然出現紅疹、搔癢、眼周或嘴唇腫脹、腹痛、呼吸困難等症狀,應考慮是否為過敏反應,尤其孩童初次嘗試新的食物時,更應多加小心,因為嚴重的食物過敏有致命的可能。

【延伸閱讀】

國際趨勢!學名藥具戰略意義 專家破解學名藥迷思

想戴助聽器卻擔心價格? 聽力師全面分析

經痛很正常,錯錯錯! 她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解脫

氣喘發作才用藥超NG 醫:保養型藥物定期控制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638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翎娟報導】國內約每40分鐘就有一人罹患肺癌,且超過九成患者為非小細胞癌,因肺癌不易早期發現、還有容易轉移的特性,超過半數患者,發現時已嚴重到無法開刀的晚期,因此治療方式一直受到國內外高度重視。近年來免疫檢查點療法(俗稱免疫療法),為癌症治療重大突破,台灣癌症學會理事長陳育民醫師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根據統計,約三分之一的停經婦女有骨質疏鬆,且一旦發生骨折,復發的機率是一般人的2至3倍,因此得早以藥物治療;台大醫院竹東分院骨科醫師黃鼎鈞表示,有醫學研究指出,若年紀較大者出現骨質疏鬆髖關節骨折,以人工關節置換,反而較優於骨折固定治療,因不僅不需等待骨折癒合就可開始行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生命有目標,活得更健康長久!《美國醫學會期刊網路公開版》(JAMA Network Open)一篇分析7千名50歲以上長者的研究顯示,生命有目標的人,較不容易死於心臟、循環和消化系統疾病。匹茲堡大學醫學中心精神醫療與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Rick Morycz建議,當志...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