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特蒐》吃生食 疾病易上身

【台灣新生報/記者陳敬哲報導】

牛肉必須全熟

吃火鍋肉片與海鮮是不可缺少的要角,許多人都有同樣想法,豬肉一定要煮熟才能食用,牛肉只要涮幾下就能吃,海鮮則可以加熱到七分熟,就能避免疾病又享用美食,但其實生牛肉也有寄生蟲與細菌風險,傷害不比生豬肉低,海鮮沒有完全煮熟,也很容易引起腹瀉、嘔吐、敗血症等身體傷害,必須特別小心。

《特蒐》吃生食 疾病易上身

圖:資料圖庫

牛肉有寄生蟲風險

牛肉絛蟲是常見的牛隻寄生蟲,成蟲生存於人類小腸,卵會隨著人類糞便排放到環境中,由於蟲卵可以存活數月至數年,牛隻很容易飲用受污染的水源,或吃到受污染的土壤,接著蟲卵就會在牛肉或內臟孵化成幼蟲,當人類吃到未煮熟的牛肉,同時就將寄生幼蟲食入體內,形成人牛互相感染循環。

 

煮熟能免除蟲危機

新光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陳威宇表示,牛肉絛蟲在台灣不像國外常見,但民眾仍然要非常小心,牛肉絛蟲容易形成片段脫落,感染患者常會發現糞便有節片蟲體,症狀包括輕微腹痛噁心、嘔吐、體重減輕等,雖然只要服用藥物就可痊癒,但是只要將牛肉完全煮熟,就可以去除寄生蟲傷害風險,不會傷害到健康。

 

生食容易細菌感染

不僅寄生蟲,細菌感染也是生食常見病症,許多人喜歡吃火鍋肉片搭配生雞蛋,覺得口感更加軟嫩滑順,但是雞隻腸道常有沙門氏菌,蛋殼很容易沾染細菌,若是雞蛋沒有經過洗淨手續,打蛋時細菌容易跑到蛋液中,只要沒有煮熟就有感染風險,慢性病患者或抵抗低下民眾,可能引起腹瀉、嘔吐、敗血症等症狀。

 

生熟食明顯區別

陳威宇提醒,吃微量細菌不一定對身體會有嚴重影響,因為身體抵抗力足以殺死入侵的微生物,但是抵抗力不足民眾,如慢性病患者、長者與小孩、疾病高風險族群,吃火鍋都不要生食,最好使用餐具也要生熟食分開,例如夾生食的筷子,不要夾取熟食,盛裝器皿最好也要有明確區隔,才能避免生熟食交叉污染。

 

本文出處:台灣新生報

http://www.tssdnews.com.tw/?FID=23&CID=260871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腳位於人體位置的最低處,承載著全身的重量,步履輕快,精神充沛,是人體氣足神旺的表現,就是通常人們所說的精神百倍的感覺。而當人感到精神疲憊的時候,往往最先感到腿腳發沉無力。 圖片截取自/都市快報 中醫認為,腳,行氣血,聯臟腑、通內外,不同的部位分別投射著五臟六腑。所以腳又被稱作是“第二心...

閱讀詳情 »

你一定要知道的神奇妙用!天氣乾燥火氣大導致口腔潰爛或舌頭破的問題一直困擾著許多人,趕快來試試這個簡單有效的方法吧!     圖片截取自:網路 圖片截取自:今日頭條   一頓火鍋,失眠熬夜,工作壓力大,都會有些人發現自己嘴裡有了潰瘍。長出潰瘍後,日常進食,無論是...

閱讀詳情 »

每天早晨人們從睡眠中醒來的第一件事情是什麼呢?發呆?穿衣服?去衛生間?這些事情雖然也很重要,但大多數人恐怕還是把洗漱和喝水放在了第一位。 圖片截取自/中國網 喝水的重要性 在經過了一夜的酣睡後,人體通過新陳代謝蒸發了大量原本儲藏在體內的水分,所以很多人在早晨會感到非常的渴。往往第一件事就是喝上幾大口...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