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失智症」其實是源於腸道的疾病?!罹患疾病風險升高的原因是...

良好的腸道環境能預防失智症

雖然失智症是發生在腦部的疾病,但是身為腸道研究者的我卻認為,失智症其實是源於腸道的疾病。我們的健康源頭就在身體的中心位置──腸道。腦部與腸道緊密地相互合作,只要腸道健康,連帶能促進腦部健康,腸道狀態惡化,當然就不能預防腦部的老化。

 

腸道的壞菌增加,罹患失智症的風險跟著升高

「失智症」其實是源於腸道的疾病?!罹患疾病風險升高的原因是...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圖說:腸道的壞菌增加,罹患失智症的風險跟著升高。

 

以前常被提到的養生秘訣是──「好菌要多,伺機性病原菌(Opportunistic pathogens)適當就好,大腸菌要少」。我也在很多地方這麼說過,然而這個秘訣一樣是錯的。根據基因解析新發現的大多數腸道細菌,可以看出都是伺機性病原菌。伺機性病原菌是宿主健康狀態良好的時候發揮正面作用,惡化的時候發揮負面作用,有如牆頭草的細菌。

各位應該看過乳酸菌的廠商宣傳說:「增加好菌,趕走壞菌!」這個部分也不全對,因為掌握腸道健康與否的菌,主要是占腸道細菌大宗的伺機性病原菌。堪稱是「最大派系」的伺機性病原菌,如果它能發揮正面作用,我們的身體就健康,如果它使壞,我們的身體就變差。

而大腸桿菌轉而使壞是它的數量異常增加的時候。大多數的壞菌愛吃動物性脂肪及蛋白質。油膩的炸物、拉麵、蓋飯、油脂豐富的甜點、零食點心等,對於壞菌來說,這些食物能令它們開心得不得了。如果常常吃這些食物,壞菌將異常地繁殖。

於是腸道裡產生了硫化氫、胺(amine)之類的毒性物質。當這些毒性物質跑到身體裡循環,將會破壞正常細胞,產生癌細胞。而這也是活性氧生成的原因,所以應該也能認定和失智症的病發有很大的關係吧。

 

腸道細菌擁有強大的抗氧化作用

如果能建立腸道菌叢的多樣性,活性氧的危害便得以減少。因為腸道細菌具有強大的抗氧化作用。

細菌、酵母、海藻類、黴菌類等生命體能夠承受強烈的放射線,這就代表它們具有優秀的抗氧化作用,能夠消除活性氧的危害。

美國生技公司的Andrei Gudkov 教授等人,利用腸道細菌的蛋白質,開發能預防放射線對人體危害的藥物。據說注射該藥物的猴子即使暴露在致死量的放射線之下,仍然存活下來,放射線危害的程度也很少。

研究結果顯示,棲息在我們人類腸道裡的菌叢,能夠消除活性氧的危害。持續增加腸道細菌的數量,建構多樣化的腸道菌叢,對於因為活性氧危害所引發的失智症,將有正面的幫助。對於已經病發的人,應該也可期待得到緩和症狀的效果吧。

 

「失智症」其實是源於腸道的疾病?!罹患疾病風險升高的原因是...

本文摘自拓客文化《不想失智,從喝水開始:日本名醫預防老人失智的訣竅

【更多內容請上上奇世代閱讀報;本文由上奇時代提供,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聯亞疫苗的緊急授權EUA審查結果確定下午公布!衛福部長陳時中今(16)日中午接受廣播專訪時表示,聯亞疫苗的審查會已在昨召開,今下午2點會在疫情記者會上公布;至於面對追問結果是不是「通過」的好消息?陳時中只有搖了搖頭,堅持要到2點疫情記者會上才公布。 陳時中中午是接受《...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癌症有多可怕?在台灣,已經蟬聯國人十大死因之首長達39年,即使是最新的免疫療法,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對腫瘤的有效反應率實際上也僅有2到3成,原因就在於癌細胞有辦法逃避免疫細胞的監控,而國衛院今(16)日發表最新研究成果,找到了癌細胞「逃脫機制」之一,並可以藉由修復被癌細胞...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防疫「宅」在家,小小孩的一舉一動大人可要盯緊點!大林慈濟醫院急診近來就收治最小的斷指病人,一名年僅2歲的幼童,在家玩起大人的剃眉刀,沒想到意外切斷手指,斷在食指最後一節,嚇壞家人,由於血管太細對醫師有如大挑戰,整整花了3小時的顯微手術才接回血管和神經,所幸細心照護2周...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今年元旦起正式放寬含有萊克多巴胺的美豬進口,引發民眾格外關注自己是不是吃到「萊豬」,台北市食材登錄平台「進口肉品專區」今(16)日上線,台北市衛生局公告台北市豬肉原料進口(輸入)業者即日起都納入台北市食材登錄平台,必須揭露進口肉品的品名、來源國和自主檢驗報告等資訊...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