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你想不到的洗腎原因~主要元凶是「這個」!無聲無息的慢性疾病,該如何預防?

撰文/林玫妮、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你想不到的洗腎原因~主要元凶是「這個」!無聲無息的慢性疾病,該如何預防?

很多人不知道,腎臟其實與肝臟一樣,是個沉默的器官,平日安靜又努力的捍衛人體,一點點的病痛也不會表現出來,發現有異時,往往都是到了腎衰竭階段,只時就只能仰賴洗腎為治療手段,如此無聲無息的慢性疾病,該如何預防?

 

依腎絲球過濾率為準

你想不到的洗腎原因~主要元凶是「這個」!無聲無息的慢性疾病,該如何預防?

義大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何立鈞指出,一定的時間內,腎絲球能過濾多少血液,稱為「腎絲球過濾率」(GFR),這同時也是判斷腎臟功能的優良與否的重要指標。

研究發現,20、30歲的年輕人,每分鐘血液經由腎絲球可過濾90毫升以上,但一個90歲的年長者,即便沒有任何疾病影響,每分鐘血液經由腎絲球過濾也可能降到60毫升左右,雖然腎絲球過濾率有明顯下降的趨勢,但仍可維持日常生活代謝、應付身體所需,還不用到洗腎的地步。

正常的腎絲球過濾率為120ml/min/1.73m2(每分鐘過濾120毫升的總血量,1.73m2是指一般人的體表面積)平均從40歲開始,每年遞減1毫升,而一般人若腎絲球過濾率低於60ml/min/1.73m2,則代表為慢性腎臟病。但是,何立鈞醫師指出,由於年長者原本就有腎絲球過濾率下降的情況,因此有人主張65至75歲的長者,腎絲球過濾率需降到50ml/min/1.73m2以下,75歲以上的長者,需降到40ml/min/1.73m2以下,才真正會對健康有實質威脅。

 

病程分為5期

你想不到的洗腎原因~主要元凶是「這個」!無聲無息的慢性疾病,該如何預防?

何立鈞醫師進一步說明,慢性腎臟病根據腎絲球過濾率(GFR)的指標,總共分為5期:

第1期GFR:≧90ml/min/1.73m2,患者通常沒有明顯的症狀,功能仍舊正常,但有微量的尿蛋白。
第2期GFR:60~89ml/min/1.73m2,輕度慢性腎功能障礙
第3期GFR:30~59ml/min/1.73m2,中度慢性腎功能障礙
第4期GFR:15~29ml/min/1.73m2,重度慢性腎功能障礙
第5期GFR:<15~29ml/min/1.73m2,末期腎臟病變

何立鈞解釋,若想自行計算個人GFR,可利用傳統的Cockroft Gault公式,但算出的GFR數值較高。計算方式為男性=(40-年齡)×體重(公斤)/(72×血液肌酸酐濃度);女性需再×0.85(註:血液肌酸酐濃度,即為健檢時所測「尿蛋白與尿液肌酸酐比值」。)

若想更為精準,可使用國際公認的MDRD公式計算,只要上網輸入資料試算,就可計算出個人GER數值,了解腎功能狀態。(點我,立即試算GFR)

若連續3個月,腎絲球過濾率小於60毫升,則可確認為慢性腎臟病。何立鈞醫師說,當患者感覺到有症狀時,多半已經到接近洗腎的地步,且約有1/3的患者已是末期,因此定期做健檢,是觀察自己的腎臟功能是否健全的最佳方式。另外,常見的尿毒症狀有貧血、噁心、食慾不振、心悸、焦慮、昏迷等等。

 

慢性病是主要元凶

你想不到的洗腎原因~主要元凶是「這個」!無聲無息的慢性疾病,該如何預防?

何立鈞醫師解釋,腎臟老化若從巨觀的角度來看,腎臟重量會減少,下降10%至30%;或是體積減少20%至30%,並有鈣化、囊腫的現象,這是肉眼可見的腎臟退化狀況。就微觀而言,則是腎絲球硬化,腎小管逐漸縮短、萎縮,導致腎元的數目從130萬減少2/3到1/2。

在功能上,老化的腎臟有下列變化:

1.腎絲球過濾率變差:腎臟較難過濾出代謝廢物。
2.電解質的調控遲鈍:因此若長期服用利尿劑或高血壓的藥物,易引起鈉、鉀等電解質不平衡。
3.內分泌功能下降:紅血球生成素降低,引發貧血;另合成維生素D的能力變差,誘發骨質疏鬆、腎骨病變、高血磷、副甲狀腺亢進等。

腎臟功能變差,除了自然的老化外,與三高、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也有很大的關係。而慢性腎臟病患者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比常人高出2至4倍,較易有血管鈣化、心衰竭、冠心病等等。提醒有慢性疾病者,一定要定期健檢,並控制好病情,遵從醫師的囑咐與藥物的服用,讓腎臟保持在良好的功能。

 

【延伸閱讀】

做到這3點,就是人生「腎」利族 

冬日補腎,善用身邊天然食材

相關推薦

老人家最怕跌倒摔跤,70歲的王奶奶在家中浴室滑倒,跌坐在地爬不起來,在家人攙扶下至醫院急診,X光檢查發現髖部骨折,骨密度檢查結果為-3.0,嚴重骨質疏鬆,因跌倒碰撞而造成骨折。 台北慈濟醫院骨科主治醫師吳宗樵指出,人體骨質密度約在35歲達到高峰,此後每年以0.5至1%速度逐漸流失;到了50歲流失速...

閱讀詳情 »

為提醒全球注意腎臟病防治的重要性,國際腎臟醫學會與國際腎臟基金會共同訂定每年3月第2個星期四為世界腎臟日,今年的主題是「促進世界各地每個人的腎臟健康」(Kidney Health for Everyone Everywhere),強調腎臟病的預防與管理,包括三高及慢性病、腎臟病健康篩檢的早期發現與...

閱讀詳情 »

人皆有痣,但究竟需不需要就醫,常常讓民眾陷入兩難,為了1顆痣掛號,可能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等候,但實際就醫時間只有短短幾分鐘;但若不當一回事,忽略痣的異常變化,當痣癌化變成惡性黑色素細胞瘤,可能會因為延誤就醫錯過黃金治療期,以東方人來說,黑色素瘤常見於四肢末端,也可能在身體其他地方出現,若有不尋常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