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人皆有「痣」非管不可 AI篩檢異常正確率達93%

  人皆有痣,但究竟需不需要就醫,常常讓民眾陷入兩難,為了1顆痣掛號,可能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等候,但實際就醫時間只有短短幾分鐘;但若不當一回事,忽略痣的異常變化,當痣癌化變成惡性黑色素細胞瘤,可能會因為延誤就醫錯過黃金治療期,以東方人來說,黑色素瘤常見於四肢末端,也可能在身體其他地方出現,若有不尋常的皮膚狀況,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至關重要。

  由臺北醫學大學育成的「皮智股份有限公司」發表「痣能達人MoleMe」聊天機器人,透過AI深度學習技術,建立超過5,000筆醫療影像資料庫,可用於分析痣的異常風險,只要加入「皮智─痣能達人MoleMe」的Line官方帳號,在光線充足的環境中,用手機拍攝身上的痣,並上傳照片,即能得到異常風險分析結果及臨近醫療院所就醫資訊,操作簡易且完全免費。

  皮智公司執行長靳嚴博醫師表示,深度學習是現今對影像辨識相對適合的演算法,透過5,000筆醫療影像資料庫,AI能建立異常痣的初步篩選機制。除了影像外,也蒐集醫病之間常見的問題,像是痣存在多久、是否有變化等,兩相結合下,讓整體演算法提升到93%的正確率,未來隨著數據增加,預測將會更加精確,能幫助病人掌握自身痣的變化。

  萬芳醫院皮膚科主任暨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科技學院院長李友專指出,許多民眾對自身「痣」的觀察,經常是考量美不美觀,糾結該不該為了1顆痣就醫,反而忽略隱藏在背後的健康危機,通常會建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趁病灶小的時候就將異常痣切除且持續追蹤。

相關推薦

張武修接受本刊專訪認為,醫療院所的快篩檢驗試劑會變得非常重要。(圖/記者湯佳玲攝) 優傳媒記者湯佳玲/專訪 新冠肺炎COVID-19肆虐,台灣目前守住「沒有社區感染」的防線。全球台灣醫衛總會總會長、監察委員張武修接受《優傳媒》專訪表示,他最想問的問題是:「有沒有帶原者在台灣流竄?...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吸菸,竟會提高武漢肺炎風險!台大家庭醫學部醫師郭斐然引用包括中國權威病毒專家鍾南山發表的1099案例研究在內的數據,提醒民眾,種種研究顯示吸菸者比較容易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武漢肺炎,這也可能解釋感染者為何以男性居多,因為男性吸菸率...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林欣穎/台北報導 武漢肺炎疫情持續在全球爆發,各地都傳出確診病例,讓各國政府與疾管單位不敢掉以輕心,尤其現今國與國間交通便利,人傳人感染更加難以控管,民眾也人人自危。這樣的狀況下,科技發展成為新世代防疫解方,在這波新冠病毒疫情中,無人機被應用在醫療前線的補給與監測,為防疫人員減輕不少負...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內出現今年首例百日咳確定個案!疾管署今(14)日公布,該名北部40多歲男性,去年12月底曾至中國深圳洽公,今年1月10日返台,30日出現咳嗽有痰,期間曾至多家診所就醫,但症狀遲遲未改善,於2月5日至醫院就醫後採檢通報確診,目前已...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