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小滿」進入梅雨,吃瓜類去濕強胃|台灣好食材

「小滿」是夏季的第二個節氣,約在每年國曆五月中下旬,同時也是炎熱夏季的正式開始。此時濕熱交替,心煩意亂,唾液、胃液分泌會減少,影響食慾;在食材部分,可多選擇一些對腸胃道溫和,清爽又可口的瓜類蔬菜,如冬瓜、苦瓜、絲瓜、黃瓜、苦瓜等,熱量低,又有飽足感。
「小滿」進入梅雨,吃瓜類去濕強胃|台灣好食材
濕熱交替,需未病先防
「小滿」名稱的由來,是因黃河流域一帶種植的「冬小麥」,在此時開始結穗、飽滿,而在台灣中南部的水稻也可看見滿滿的穀實,故將此時節稱為「小滿」。

天氣方面,太陽光會漸漸地從赤道上移,靠近北迴歸線,台灣的氣溫也隨太陽光上移而日漸增高,南北溫差漸緩。五月底也正進入梅雨季節,降水趨多,冷暖交匯較頻繁,常會有強對流天氣,要小心天氣的劇烈變化,早晚需添加保暖衣物以免著涼。

此時由於濕熱交替,心煩意亂,人體唾液、胃液分泌會減少,影響食慾,在飲食部分,應有「未病先防」的觀點,而飲食自然是預防疾病的最有效方法之一。俗語說「飯不香,吃塊薑」,因此在烹調時可加入適量的薑,協助刺激唾液、胃液及消化液的分泌,幫助胃腸道蠕動。不過建議每餐進食量應以八分飽為原則。

瓜類蔬菜熱量低、有飽足感
在食材部分,可多選擇一些對腸胃道溫和,清爽又可口的瓜類蔬菜,如冬瓜、苦瓜、絲瓜、黃瓜、苦瓜等。瓜類蔬菜最大的特色是熱量低(每100公克約18-20大卡),又有增加飽足感的效果,對於體位過重、肥胖及糖尿病者都是很好的選擇。瓜類蔬菜烹煮後收縮率高,食用瓜類蔬菜也比較容易達到每日蔬菜的建議量 (每日建議至少攝取3份蔬菜,每份為100公克)。

夏天來了,人們心情也許因逐漸變熱的天氣而躁動不安,而「小滿」的生活與飲食哲學正是宜養心、清爽清淡,吃苦嚐鮮。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台灣好食材Fooding》】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俐綺報導】銀行櫃員看似工作輕鬆,但對許多行員來說,卻有因上班久坐帶來的「職業病」,下半身肥胖是最多人碰到的一個問題。一位30歲的輕熟女,畢業後就在銀行就職,工作幾年下來得心應手,下半身線條更是順勢成長;尤其她喜愛運動緊身褲,那擁擠的大腿夾縫更讓她每每在鏡子前不敢直視,十分困擾,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醫院裡科別種類琳瑯滿目,其中「放射科」和「核子醫學科」,不免令人聯想到放射線、核能、輻射等共同議題,究竟放射科和核子醫學科差異何在?和信治癌中心醫院核子醫學科主任黃玉儀表示,「放射科是利用儀器,例如X光、電腦斷層(CT)等,產生放射性穿透人體,就會照出影像片子,基本上他...

閱讀詳情 »

有件事很重要,希望你能理解,所謂人生必經歷程「生老病死」四階段,其中生、老、死無可避免一定會發生,不過,受病痛折磨這個步驟,卻能跳過。洛桑加參醫師出版《快樂醫學:藏傳身心靈預防醫學書》(時報出版)一書提到,生病不是必然,痛苦也能免除,只要你願意開啟智慧去觀察、去學習、去處理、去升級。當你寫完功課、體...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5)日晚間10點01分發佈新聞稿,證實國內新增3例COVID-19本土確定病例(尚未取號),此為擴大採檢桃園機場清潔外包人員,於今日晚間檢驗陽性。 稍早之前,有媒體報導指出,原指揮中心下午例行記者會公布國內今日新增1名本土確診,之後沒多久,於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