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科技新報】人類首次冬眠實驗啟動

【科技新報】人類首次冬眠實驗啟動

2014年5月人類首次冬眠實驗啟動,Pittsburgh 醫院的研究小組將用低溫鹽水植入志願者體內,體溫降至 10℃,降低人體機能達到一種接近死亡的狀態,經過一段時間後再進行「加溫復活」,該項技術能夠為危重病人爭取更多的救治時間。

Pittsburgh UPMC 醫院的研究團隊宣布將在 2014 年 5 月進行人類首次冬眠實驗,實驗對像是 10 名危重病人,醫療團隊將低溫生理鹽水注入病人體內替代血液,體溫從 37℃ 降低到 10℃,人體新陳代謝放緩,生理機能減弱,經過一段時間再將志願者體溫重新註入血液,整個過程接近變溫動物的冬眠,體溫降至 2℃ 以下,心率、呼吸、代謝數值為常溫狀態下的 10%,熊。蝙蝠、青蛙、蛇等動物都有冬眠的習慣。

科學家曾經成功利用強制降低體溫的辦法讓豬冬眠,在體溫極低的狀況下,豬的心率和腦電波停滯了 2 小時,重新註入血液時豬又恢復到常態,長期觀察後發現經過假死的豬並沒有什麼異常。

若實驗成功則該項醫療技術有望應用於對重傷患者的救治,許多重傷者往往失血過多而死亡,醫生甚至來不及救治,降低生理機能可以爭取更長的救援時間。

圖:BBC 

【本文章由科技新報授權提供,更多精彩內容請詳科技新報官網】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本土疫情再度升溫,這一波校園也是重災區,全台各地多所學校都發生確診事件,亞東醫院家庭醫學科醫師鍾曜任就提醒,尚未接種疫苗的民眾,尤其是青少年,一定要盡快到院所施打,因為一旦青少年確診COVID-19,已施打疫苗者成為重症比例為11%、不施打者則高達42%。 面對疫情,...

閱讀詳情 »

記者黃昭博/嘉義報導 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公佈因國內本土確診案例增加,疫情升溫為鼓勵長者完整接種疫苗,以降低Omicron重症、死亡的風險,除原本中央的獎勵措施外(接種任何一劑疫苗提供500元商品卡),嘉義市政府再擴大加碼,自4月2日起至5月15日止,凡設籍嘉義市65歲以上長者接種新冠疫苗(1、2、3劑...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近期本土、境外確診個案人數屢創新高,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今(1)日表示,由於最近確診的本土或境外個案都在高峰,雖然輕症比率很高,但長者和幼童還是需要分流到醫院去觀察,因此重申專責病房可以兩人一室收治,不受一人一室的限制,好能更有效運用專責病房。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