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肝是身體的“油箱”,這些訊號提醒您:再不養肝就晚了

㊙肝是身體的“油箱” 這些訊號提醒您:再不養肝就晚了

1.無端感到疲倦。

 

2.無端感到煩躁、焦慮和憂鬱。

 

3.眼睛乾澀或者死魚眼。

 

4.出現粘便。

 

5.腰部贅肉增加。

 

6.有體臭。

 

7.失眠多夢。

 

8.口乾口苦。

 

9.偏頭痛。

 

10.前胸後背有紅痣。

 

11.指甲有明顯豎條紋。

 

12.頭髮經常很油。

 

13.臉龐兩邊有肝斑。

 

14.脾氣特別大。

 

15.乳腺增生和婦科問題。

 

 

  如果您有兩三種症狀就必須要調理肝膽功能。提高代謝!舒肝理氣藥:滋補肝腎,調理腸胃,是我們最佳選擇!根據肝臟解毒原理為您推薦保肝、護肝食物!

 

  核心提示:肝臟是人體的主要解毒器官,它可保護機體免受損害,使毒物成為比較無毒的或溶解度大的物質,隨膽汁或尿液排出體外。我們要如何來保肝護肝呢?保肝護肝的食物都有哪些呢?

 

肝臟解毒功能的原理:

  在機體代謝過程中,門靜脈收集自腹腔流來的血液,血中的有害物質及微生物抗原性物質,將在肝內被解毒和清除。肝臟是人體的主要解毒器官,它可保護機體免受損害,使毒物成為比較無毒的或溶解度大的物質,隨膽汁或尿液排出體外。

 

人體毒素的排除有五大渠道肺臟排毒:

肺臟是最易積存毒素的器官之一,每天的呼吸將約8000升空氣送入肺中,空氣中漂浮的細菌、病毒、粉塵等有害物質也隨之進入到肺臟。主動咳嗽在空氣清新的地方或雨後練習深呼吸,然後主動咳嗽幾聲,幫助肺臟排毒。多吃黑木耳黑木耳含有的植物膠質有較強的吸附力,可以清肺、清潔血液, 經常食用還可以有效清除體內污染物質。

  

腎臟排毒:

腎臟是排毒的重要器官, 它過濾血液中的毒素和蛋白質分解後產生的廢料,並通過尿液排出體外。不要憋尿尿液中的毒素很多,若不及時排出,會被重新吸收入血液,危害全身健康。充分飲水水可以稀釋毒素的濃度,而且促進腎臟新陳代謝,將更多毒素排出體外。特別建議每天清晨空腹喝一杯溫水。多吃蔬果黃瓜、櫻桃等蔬果有助於腎臟排毒。

  

大腸排毒:

食物殘餘在細菌的發酵和腐敗作用下形成糞便,此過程會產生吲哚等有毒物質,再加上隨食物或空氣進入人體的有毒物質,需要盡快排出體外。每日規律排便縮短廢物在腸道停留的時間,減少毒素的吸收。最好把時間定在清晨。生吃蔬果生的蔬菜果汁中含有豐富的纖維素,相對於熟的蔬菜來說更容易被吸收,能夠促進腸道的蠕動,排出體內的代謝物。

  

肝臟排毒:

肝臟是人體最大的解毒器官,各種毒素經過肝臟的一系列化學反應後,變成無毒或低毒物質。練習瑜伽瑜伽是頂級的排毒運動,通過把壓力施加到肝臟等解毒器官上,改善器官的緊張狀態,加快其血液循環,促進排毒。多吃苦瓜苦味食品一般都具有解毒功能。苦瓜中有一種蛋白質能增加免疫細胞活性,清除體內的有毒物質。

  

皮膚排毒:

皮膚受“內毒”影響最明顯,但也是排毒見效最明顯的地方,能夠通過出汗等方式排除其他器官很難排出的毒素。出汗每周至少進行一次使身體出汗的有氧運動,排出其他器官無法解決的毒素。所以不要見痘痘就用藥,妨礙毒素排除。

---

來源: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OTYxODYyOQ==&mid=201464979&idx=7&sn=26d7b2c63f5bfa1248172acd5cfe7ae9&scene=1&key=dde53c3084c042b494ad9158012ca9132d0536dff1b1913dbcb027e16774bdb8503aceb6c51ec2da9988151d3e42f6a0&ascene=1&uin=MjQ5Njk0ODE0OA%3D%3D&devicetype=webwx&version=70000001&pass_ticket=DMBquJsI9SSqrGhV%2FKWLoHrW%2BFDq0RnAYRAPZI0m4k4V%2BsxI9Z6K26sdVtNNfVaf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因應疫情,全台各級學校停止到校上課,不過孩子改在家裡進行線上教學課程後,也讓許多家長擔心會因增加使用3C產品的時間,造成損害孩子的眼睛。南投醫院眼科何建賢主任指出,3C產品的藍光是否會對眼球造成傷害,目前實證醫學尚未有效證實,家長不用過度擔憂,但要讓孩子預防近視,就是減...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本土新冠肺炎疫情大爆發並升級三級警報後,民眾接種疫苗的意願大幅提升,但因部分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可能被列為接種新冠疫苗前應審慎評估風險的族群,使得患者與家屬都感到憂心能否接種疫苗?台北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副教授級主治醫師黃毓惠表示,異位性皮膚屬於「過敏性體質」,但不表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民眾在家防疫,長時間盯著3C螢幕、活動空間變小而運動量不足,家長們還須面對孩子吵鬧不休,壓力增加,不少人頭痛增加或惡化。近日Delta病毒入侵台灣,第一大症狀竟是頭痛,也讓頭痛患者不禁擔心自己難道確診了?!台灣頭痛學會秘書長曁臺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主治醫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台灣確診COVID-19的人數在7月4日突破15000人,死亡累計688人,這1萬4千多人陸續康復,但其中有三到四成會產生後遺症,何時會復原尚無法判斷。根據國外這一年多的追蹤研究,非常具有權威代表性的《自然》期刊(Nature)統計,大概32.6%會產生後遺症,其中有3...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