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中秋吃月餅有禁忌,快告訴身邊親友,千萬要注意!

中秋吃月餅有禁忌,快告訴身邊親友,千萬要注意!

 
中秋吃月餅,是中國人的傳統,而誘人的月餅更是讓人難以抗拒。那麼,中秋吃月餅,有哪些禁忌呢?需要注意什麼呢?
 

1、月餅不宜粥相配 

有許多人在食用月餅時,都願與粥同食吃,會甜的不甜,鹹的不鹹,口味獨特。其實不然,月餅作、粥都就是迅速升高血糖的高升糖指數的食品,不僅對糖尿病人不適,對人的大腦細胞不利,還會降低脂肪代謝。

2、月餅宜少不宜多 

月餅含油脂、蔗糖較多,即使低脂、低糖仍存麵粉諸成分,過量食用會產生滑膩感,易致胃滿、腹脹,引起消化不良,食欲減退,血糖升高,熱量高。

老年人、兒童更不宜多吃,否則會引起腹痛、腹瀉或嘔吐,消化不良。

3、體熱者不宜多吃月餅 

體內偏熱的人也不可多吃月餅,否則不易消化,還可能讓內火上升,出現長痘痘、便秘、牙齦浮腫等症狀。

4、女性朋友吃月餅禁忌多 

女性朋友吃月餅也應當注意自身情況,尤其是妊娠、產後因為孕育胎兒或哺乳特殊生理情況,在飲食上存在禁忌。

首先,妊娠期應避免食辛溫燥火的食物,以免傷陰耗液和影響胎孕,妊娠惡阻還應避免食用有腥臭和油膩、不易消化的食物。

對於產婦而言,飲食應饑飽均勻,進食營養豐富,易於消化的食物,因此食用月餅更要注意。

此外,在生理期前要少吃月餅,尤其是霜淇淋月餅。

5、月餅宜鮮不宜陳 

吃鮮莫吃陳,因為月餅含脂肪較多,存放過久,容易發生變質。過節時人們往往一次買許多月餅,而月餅放置時間久易引起餡心變質,吃後容易發生食物中毒。

因此,月餅最好隨買隨吃。一般家庭過節時,所買月餅大都能到節日過後,甚至更長時間,為了防止月餅的變質,對吃剩的月餅應妥善保存。

6、吃月餅宜早不宜晚 

吃月餅最好是在早上或中午,晚上應少吃或不吃,特別是老年人更應如此,否則,有可能成為血液凝固、形成血栓的某些因素。

7、先吃鹹後吃甜 

如有甜、鹹兩種月餅,應按先鹹後甜的順序來品嘗,否則就吃不出味道來。

舉頭望明月,低頭吃月餅。中秋已經來臨,商場裏的月餅也是百花齊放,很是誘人,可是要知道吃月餅也是不能隨便吃的哦!為了你的家人和朋友的健康趕緊收藏著。

via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王詩茜/台中報導】南投33歲許先生為模板工人,每天都需搬運重物,最近發現右手肘疼痛,提重物時手臂無力,經理學檢查發現手肘外側有明顯的壓痛點,確診為網球肘,經建議急性期多休息搭配冰熱敷、平時使用護肘加壓帶以及修正握物姿勢後,症狀總算獲得緩解。 網球肘好發於中年 這些人是高風險族群 亞洲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國內防範新冠肺炎疫情,全國進入三級警戒將近一個多月,讓許多人不僅不敢出門,部分家長更不敢帶孩子出門就醫,為守護民眾健康,健保署自110年5月全面擴大開放醫療院所開設視訊診療門診,可望透過零接觸診療方式,藉由視訊掌握病患病情並提供適當治療,也能讓診所充分發揮家庭醫師的角...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編輯部/整理報導】張睿家出演最新奇幻甜寵迷你劇集《我的老闆是隻貓》,劇中飾演「貓妖」,留在人間是為報答嚴正嵐兒時的「救命之恩」,最後意外談起一場人貓禁忌愛戀! 根據《LIFE生活網》報導,本身也是「貓奴」,並且飼養4隻貓的張睿家,聊起與家中貓咪的相處過程中,意外透露,曾至寵物醫院探望手...

閱讀詳情 »

2021.07.20更新【NOW健康 陳敬哲、陳如頤/整理報導】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資料顯示,台灣因新冠肺炎(COVID-19)死亡者,截至2021年7月20日為止,已經有773人不幸病逝。隨著全球疫情日益嚴峻,指揮中心每日下午2點固定召開記者會,公布最新疫情報告及相關防疫政策。 自從202...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