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乳癌不是絕症 早期治療效果好!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雖然目前醫界對於乳癌發生的原因並沒有一個確切的答案,不少確診罹病的患者在第一時間,也會直覺聯想到死亡,但其實目前台灣治療乳癌的水準已大幅進步,且越早治療效果越好!衛生福利部豐原醫院乳癌病友會「花木蘭俱樂部」特地在充滿歡樂氣氛的聖誕節舉辦感恩年會,呼籲大家定期檢查的重要性,避免錯失治療的良機。

豐原醫院癌症資源中心個案管理師楊瑋婷表示,花木蘭俱樂部成立已滿10週年,長期熱心參與病友會活動的人數約60名,且8成的病友年齡層介於50-60歲。雖然在台灣,乳癌患者好發年齡約為45-55歲,但40歲以下的女性朋友也不能輕忽乳房健康的重要性。

在俱樂部中,有一對羅姓姐妹,兩人都是在40多歲前後確診罹患乳癌,羅妹妹自96年診斷出是乳癌第一期後,平時都會固定前往診所檢查,後因發現異常變化而轉到豐原醫院,接受乳房保留手術,經歷了放射線治療及服用抗荷爾蒙藥物至今;而羅姊姊則是在98年公司健檢時,發現乳房影像異常,到院檢查診斷為乳癌第二期,除了與妹妹進行相同療程外,還多做了4次化學治療。

羅姊姊分享,抗癌的路程非常艱辛,需要家庭支持和堅定的信念,比較特別的是,現在和妹妹除了是家人的關係外,也是抗癌夥伴。現在羅姊姊秉持著「能吃就是福、有健康最幸福」的信念,樂於自己喜愛的工作,將吃藥當作長期保養,也希望能透過自己的抗癌經驗來鼓勵更多罹癌病友。

豐原醫院乳房外科吳建廷主任叮嚀,台灣乳癌發生率持續增長,大部分病人都是自己摸到腫塊或接受篩檢時發現,然而,家族史也是乳癌的危險因子之一。提醒若有家人曾罹患乳癌的民眾,應提早接受乳癌篩檢及定期檢查,別忘了越早發現疾病、治療效果越好。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2764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疾管署昨(26)日發佈今年第2例腸病毒重症死亡個案,發生在台南市,案例是1名3歲男童,因誘發腦炎不幸於11月中旬死亡,由於個案未出現腸病毒輕症典型病徵,讓臨床醫師判斷困難,疾管署呼籲,雖然台灣已脫離流行期,仍要做好保護措施。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均表示,今年...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詹舒婷/台北報導】許多主婦勤做家事,很容易罹患「板機指」,症狀如食指根部疼痛,彎下去就卡住,扳直就「喀」一聲,台北慈濟醫院骨科主治醫師胡家榮表示,如果出現類似狀況,可以多熱敷,做手指體操且讓手指適當休息。   51歲袁女士為清潔公司員工,打掃清洗時,手指經常需要反覆出力,3個...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46歲上班族男性經常感到頸部痠痛,最近發現逐漸出現雙腳緊繃,原先不以為意只做了些民俗治療,但越來越嚴重導致,走路一跳一跳,四處求醫都沒有明確的診斷,症狀也沒改善,直到有人警告他會不會得了「漸凍症」,受到驚嚇才就醫,進一步確診是頸椎骨刺惹的禍。   書田診所腦...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不少人早上為了趕著上班、上學,早餐經常匆匆打發,或是因為起床太晚來不及,乾脆把早餐跟午餐併在一起吃,但早餐學問大,不僅是一天元氣的開始,養成吃早餐的好習慣,更可以維持血糖水平,減少糖尿病風險!雖然有些人習慣不吃早餐,覺得沒什麼大不了,可以在午餐、晚餐再「補」回來,但營養師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