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五大補鈣迷思,其實一點鈣質都吃不到.....

五大補鈣迷思,其實一點鈣質都吃不到.....(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若身高能高人一等,體格較他人健壯,對於望子女成龍鳳的父母,當然樂見,也因此,如何讓孩子攝取足夠的鈣質,則成為許多家長熱切討論的話題,但事實上,台灣小孩攝取鈣質的迷思,經過董氏基金會的長期觀察發現,無論大人亦或小孩,對於鈣質的補充,大多數仍充滿錯誤觀念。

 孩子鈣質攝取不足,短期,將會影響成長發育,長期影響,則是三十歲過後,由於人體鈣質流失將會大於累積速度,恐怕在未來,骨質密度將出現問題。

綜觀全台灣人鈣質攝取習慣發現,年齡小於十八歲的青少年,全數人每天鈣質攝取量不足,成年人也高達八成鈣質量不足身體一日所需。

換言之,台灣人,從小到大,從老至少,幾乎所有人鈣質量都攝取不足,根據預估,未來男女加起,有骨質疏鬆症的人口,將高於五百萬人以上,等於走在路上,放眼望去,每四個人,就有一人骨頭脆不可摔!以下為董氏基金會,所列出的鈣質攝取迷思,與鈣質補充建議:

1)調味乳反而有損鈣質吸收/臺灣的調味乳定義與國外不同,乳含量只須50%以上,等於喝了一瓶調味乳,只喝到一半的生乳成分,其他喝下的都是糖、香料、色素、增稠劑等添加物;因此調味乳比較像是添加了生乳的糖飲,不建議當作一般乳品補充,而且大量的糖更會妨礙孩童身體對鈣的吸收與利用,並導致鈣流失,進而損害骨質密度,增加日後骨質疏鬆與骨折的發生機率。

2)奶茶有鈣質?奶味只是奶精假象/董氏基金會102年調查全台50所國小12,851位國小學童,仍有12.7%學童以為奶茶裡的「奶」指的是純奶類,連部分家長也常誤會,早餐會讓孩子喝奶茶來補鈣;其實奶茶中的「奶精」屬於飽和度高的油脂類,不含奶類成分和營養,而且還含有糖和咖啡因,更妨礙孩童身體對鈣的吸收與利用。

3)霜淇淋含乳?恐怕想太多/近來的霜淇淋風潮,有許多消費者覺得霜淇淋成份含牛奶,比其他冰品來得營養;其實即使是「牛奶口味」的霜淇淋,含乳量也有限,香濃的味道更多是用油脂、大量糖份堆積而成,其他成分還包括增稠劑、乳化劑、防腐劑、各種香料、色素等,高油高糖更易造成肥胖、糖尿病、脂肪肝、心血管疾病等新陳代謝症候群,還不如說是用霜淇淋「補胖」。

4)豆漿有鈣質?其實沒有/臺語的豆漿叫「豆奶」、米漿叫「米奶」,因此常被誤認為都有「奶」可補鈣,但其實豆漿、米漿並無乳成分,且鈣質含量及人體吸收率都遠不如純奶類,無法取代乳品所提供的營養價值。

5)喝乳酸飲料補鈣?只是喝熱量/許多長輩們常覺得讓孩子飯後喝乳酸飲料可助消化,但稀釋發酵乳含乳量不高、乳酸菌數也不夠多,而且還有外加糖,只是對身體造成不必要負荷,例如一瓶100毫升的稀釋發酵乳,外添加糖含量約2.5顆方糖,熱量相當於45大卡;而學童常喝甜飲容易養成嗜甜口感,進而導致依賴甜食的習慣,對將來發育及健康皆是負面影響。

鈣質攝取迷思如此多,那該怎們攝取足夠的鈣質呢?董氏基金會林彥廷營養師說明,天然食物是補鈣的良好來源,掌握均衡多樣攝取原則,就能幫孩子從小培養績優「骨」,含鈣豐富的天然食物如下:

1) 純奶類/人體吸收利用率佳,一杯240cc的鮮乳、保久乳約含有270毫克的鈣,或是以3湯匙低脂奶粉沖泡,孩童每天喝2~3杯,幾乎就能獲得一天的鈣質所需。

2) 乳製品/原味優格、無糖優酪乳、低脂起士等。

3) 深綠色蔬菜/芥藍、莧菜、紅莧菜等。

4) 蛋豆魚肉類/小魚乾、小方豆干、板豆腐等。

5) 堅果類/黑芝麻等。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醫生,為什麼我才剛從廁所回來,坐下沒多久又會想上廁所?」上了年紀後,總是感到越來越頻尿、急忙趕去廁所卻只上出一點點,但只要一坐下尿意又湧上來,有時還會因此感到憂慮嗎?小心,膀胱過動症(Overactive bladder)可能找上你! 膀胱過動症盛行率18.6% ...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採訪報導) 針灸療法傳承至今已有四、五千年歷史,利用一根小小的針治療各種疑難雜症,中華整合醫學與健康促進協會中醫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孫茂峰說明,針灸是一種物理治療,包含針和灸兩大部分,針刺治療的原理是將針刺到人體特定部位,透過神經或內分泌系統的傳導...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肌肉不給力?快學這3招簡單增強肌力!一名80歲的女性不慎浴室跌倒導致髖關節骨折,接受骨科手術過後,日常生活常需要他人協助,經物理治療師評估後建議病患可以從事坐姿下的彈力帶訓練。病患在2週的訓練後,肌力逐漸恢復,現在已經可以在助行器的協助下行走。 長者肌力退化 常仰賴...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採訪報導) 「老」就是負擔嗎?失能風險到底會對長照困境帶來怎樣的影響呢?根據衛福部統計,全台失能老人推估有50萬,預計3年後,人力缺口將高會達到3萬人。伊甸基金會專業督導團團長吳淑芬表示,伊甸基金會希望藉由2大具體執行方向,招募更多居服員,全面打造友善熟齡環境,作為帶領家庭脫離...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