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人老,記憶一定就會就跳針嗎?你不知道的失智症,原來是因為這3個原因導致~

撰文/春霓、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剛關上門後發現忘記帶鑰匙、到超市買東西忘記帶錢包、期待好久的聚會竟然記錯時間,各種大大小小的健忘,總是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中。正值邁入人生的後半段,心裡不免擔心失智症是否會找上門,而又是什麼原因,導致失智症的發生呢?

 

失智人口年年增加

人老,記憶一定就會就跳針嗎?你不知道的失智症,原來是因為這3個原因導致~

根據2015年8月國際失智症協會(ADI)發布的全球報告中指出,2015年全球將會有990萬的失智症新增案例,平均每3秒就有一人罹患失智症,患病的總人口數,更高達4680萬人;依此類推,到了2050年,人數將會激增至1億3150萬人。

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林佳霈表示,面對節節攀升的數字,需要注意的除了患者本身的身心與照護之外,照顧者的心態調整也是非常重要,換句話說,失智症不單單只是患者一個人的事情,身旁家人朋友的陪伴,更是減緩病情加重的一大重點。

 

典型阿茲海默氏症,占75%

人老,記憶一定就會就跳針嗎?你不知道的失智症,原來是因為這3個原因導致~

林佳霈醫師指出,失智症是一個認知功能退化的過程,屬於不自然的老化現象。許多人以為是親友年紀大了,脾氣變差、老番顛、耍老人脾氣,一開始不以為意,當發現了之後,才驚覺為時已晚。

 

誘發失智症的原因,主要可分為下列3類:

1.腦部退化:極為典型的阿茲海默氏症,有3/4的患者都屬於這個原因,約佔總疾病的75%。因為神經的退化,促使細胞耗損,初期以侵犯腦部海馬迴為主,患者會有認不得人、搞不清楚時間、地點,到了末期,甚至連日常生活都無法自理,例如:忘記拉鍊要怎麼拉、梳子該怎麼用等。

2.血管型失智症:這類的失智症約佔20%,常見於中風後、或慢性腦血管病變的患者,導致腦部受損使智力減退。患者往往在某個時間點記憶力突然惡化,如階梯般的下降,身旁親友多半會明確的指出某個時間點開始變差,不同於阿茲海默氏症患者,是循序漸進的惡化。根據統計,中風的病人約有5%會有失智症狀,且中風發生的5年內罹患失智症機率約25%。

3.其他疾病所導致的續發性失智症:這類的失智症約佔5%,有些失智症是由於特定原因所產生,只要經過治療就有機會能恢復。林佳霈醫師說明,例如營養失調、水腦症、新陳代謝異常、腦部曾受過創傷、甲狀腺功能低下、梅毒、曾一氧化碳中毒者等,都是間接促成失智症的因素。不過,林佳霈醫師提醒,即便找出病因治療,也很難100%回復原來的記憶力,家屬多半要有心理準備。

 

林佳霈醫師強調,家屬必須了解疾病的概況,以及接下來可能會遇到的問題,失智症由輕度到中度、重度、末期都會有不同的病徵與反應,從中了解病程,可以幫助患者與自己之間,減少許多不必要的壓力。

 

【延伸閱讀】

一秒立判,健忘還是失智? 

全面啟動腦部抗老計畫 

相關推薦

  ✦CONCERN Your Life~愛,隨時都在✦ 這次專門聘請 按摩舒壓達人 陳建安 老師 協助設計檢測經絡、穴道健康按摩、放鬆音樂之夜、舒福經絡健康操…等多項活絡筋骨的樂活輕運動,教大家隨時就能做的舒壓伸展操,及傳授養生之道,並提供筋絡健診服務以及各種新型輔助按摩...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映萱、李文成 / 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9)日公布國內新增60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11例本土個案及49例境外移入。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為了因應近日疫情加溫,除了宣布二級警戒繼續延長至1月24日外,外出與進行運動、唱歌、拍照、主持等活動時,全程都須戴口罩。 指...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王佐銘/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8)日公布國內新增44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2例本土個案(案17414-17415)及42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由於國內疫情再度升溫,指揮中心縮短第三劑疫苗間隔,不過1922疫苗預約平台已關閉,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今天下...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桃機一口氣爆出12例群聚相關個案,正式宣告Omicron進入本土,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7)日下午正式宣布,經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決議,即起縮短打第三劑的間隔時間,只要接種兩劑COVID-19疫苗且間隔滿12周(84天)以上的滿18...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