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什麼是合適的運動量?

什麼是合適的運動量?

適當的運動量必須視身體狀況而定,尤其是你心臟與關節的健康程度,因此,運動前你應該要和醫師共同商討。

如果你是纖維肌痛或慢性疲勞症候群患者,一開始每天走路5至15分鐘就已經很足夠了,之後,你可以採漸進的方式,每天多走1、2分鐘,直到增加到每天走30分鐘為止。許多纖維肌痛患者都發現,當他們的運動量增大,身體狀況會變得愈來愈好。

如果你的運動目的是疏通動脈,可以參考狄恩.歐寧胥醫師逆轉心臟病的計畫。在此計畫之中,參與者必須每天快走半小時,或每週走3次、1次1小時,如果這樣對你而言太簡單,那你可以逐漸增加運動量。許多人發現,當耐力增強時,身體的感覺也會愈來愈好。

堅持運動最重要的關鍵是趣味性,如果你從運動得到樂趣,就會持之以恆,如果你在運動的過程中覺得索然無味,就算給你世界上全部的運動器材,也很難讓你堅持下去。此外,同伴也能給你運動的動力,像是和朋友散步、去健身俱樂部參加有氧課程,或是學交際舞,這些都是很有趣的活動,有助於讓你堅持運動計畫。

運動雖然有極大的好處,其實也有潛在的危險性,你的運動程度愈激烈,心臟就必須愈加緊工作來因應身體的需求,如果你已經有好一陣子沒有規律運動,請勿立刻進行過度激烈的運動───尤其在你覺得體力變好的時候,因為此時你容易會有一股征服世界的慾望。

若你想只運動一次就能完全改善心血管狀況的健康狀況,或減掉4.5公斤,請壓抑住這些衝動,你的心臟目前還無法承受這樣的壓力。運動也會給肌肉、肌腱和韌帶施加壓力。適當的壓力對身體有正面的功效,但是對於長久沒有運動的人來說,突然進行太激烈的運動,關節很容易因此受傷。

讓我再次提醒各位一個應該注意的事項,某些慢性疲勞症候群患者會有神經性低血壓的症狀,這些人在運動時血壓有可能會突然降低。若你屬於這一族群,請在運動前先請醫師衡量安全性。運動就像呼吸,持續進行比爆發性激烈運動更重要。如果你有任何健康問題、目前正定期服用藥物,或是年齡超過40歲,請和醫師共同商討適宜的運動計畫。

 

(本文作者/尼爾‧柏納德)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一名國小三年級男童,近日來出現上吐下瀉等情況,就連班上同學也都有嘔吐腹瀉等症狀,經校護通報衛生局疑似諾羅病毒傳染,造成腹瀉群聚事件;高雄巿政府衛生局指出,諾羅病毒主要傳播原因,包括生病患者未請假在家、教室不通風,尤其公共廁所門把、馬桶或班級桌面地板等未落實消毒等防護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8歲的蘇小妹妹罹患心律不整,原本一直吃藥控制,有次在學校心跳過速,竟為了不想再掛急診、住加護病房而強忍不適,僅只自行吞下3~4顆藥抑制心跳,讓蘇媽媽嚇壞了!幸而接受了彰化基督教兒童醫院兒童心臟科吳焜烺醫師的電燒治療,如今已完全治癒,不需服藥,僅須偶爾返院追蹤。 7歲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牙科及口腔顎面外科門診中,常見病人因下嘴唇處之突起腫塊約數天至數周未消而求診。主要症狀為凸起如水泡狀之腫塊,無疼痛感,形狀規則且呈現軟或有彈性的質感,常以白色或是微水藍色之外觀表現,大小通常由數mm大小到1公分左右最為常見。 發生原因通常是外傷 奇美醫學中心口腔顎面外...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一位50歲的女性腋窩長了一塊紅斑,以為是濕疹,經擦藥膏無效又因斑塊中出現小傷口不癒,十分煩人,沒想到經皮膚切片檢驗,竟然是罹患罕見的「乳房外柏德氏病」皮膚癌。澄清醫院中港院區皮膚科主任梁仲斌表示,這種皮膚癌大都長在女性乳頭及乳暈附近,是乳癌的表徵,在腋下發現此皮膚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