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方法★以前都吃不胖...可是,瑞凡,我回不去了?

(撰文/Jen Lin)
畢業工作幾年之後,臉書上偶然發現同學怎麼一個個發福,肥肉、鮪魚肚橫生,到底是工作應酬真的這麼多,還是工作壓力太大暴飲暴食?

以前都吃不胖...可是,瑞凡,我回不去了

開業醫師李瑞田表示,除了作息形態改變,主要還是人過了25歲基礎代謝率逐年下降,若飲食作息習慣沒改變,發胖發福也是必然,以至於也常聽到有人狐疑問:「我以前這樣吃怎麼都不會胖?」

基礎代謝率是人一天生理機能正常運作所需消耗的熱量,李瑞田醫師解釋,就算一整天都躺著沒動,身體仍所需消耗的熱量,就是一個人的基礎代謝。每個人的基礎代謝率各有不同,唯一不變的是,在25歲之後會以每10年2-5 % 的速度流失,才會常有那種多年不見同學怎麼每個都變胖的狀況。其實,一個人的基礎代謝率是可以改變的,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增加身體肌肉,另一種辦法就是降低體內脂肪細胞比例。

「壞」脂肪細胞  讓你再也回不去惹?
李醫師進一步解說,人體內脂肪細胞不只一種,影響體脂高低的是「白色脂肪細胞」,主要負責將過剩的熱量以三酸甘油酯的形式儲存,若是日久累積,脂肪細胞會越來越大,體型因此越來越發胖,白色脂肪細胞堆積在腰腹成了鮪魚肚、小腹婆、腰內肉,到大腿或手臂便成了大象腿或蝴蝶袖,因此,白色脂肪細胞可以說是人人討厭的體內「壞」脂肪。

以前都吃不胖...可是,瑞凡,我回不去了
要打擊這個體內「壞」脂肪,李瑞田醫師提到,坊間雖流傳著無數的減肥觀念與方法,都脫離不了這三大環節:「避免囤積、提升轉化、活化代謝」。
第一環節:避免白色脂肪細胞囤積過剩熱量,常見透過飲食控制,來減少熱量、油脂、糖份等吸收。

第二環節:提升脂肪轉化消耗,老生常談就是要持續運動,來提升基礎代謝率循環,刺激既有脂肪轉化成能量使用。

第三環節:活化代謝,打造「易瘦體質」。李瑞田醫師說,抵制「發福體」是一條漫長的路,坊間許多求短效速成「減少體重」方式,如服用減肥藥、斷食等,都是非常違反生理機制,且減掉的都只是身體水分與肌肉,一旦恢復飲食,就可能復胖,而且是以脂肪的形式復胖,甚至比之前更胖,許多人就一直輪迴在減肥、復胖之間,體脂肪越來越高,基礎代謝率越是下降,真的再也回不去了。

要健康瘦身,針對白色脂肪細胞才是對症下藥,不論是持續運動來提升基礎代謝率,或是新飲食習慣調整養成,追求速效風險高,重視安全性與耐心,才是真正的脂肪管理之道。

李瑞田醫師最後特別叮嚀,目前的生物科技技術精進,研發提煉出許多可以輔助「避免囤積、提升轉化、活化代謝」的天然食品,但其成份的配比以及成份是否安全,民眾一定要多留意,才能真正精準「控制」白色脂肪細胞,管理代謝、減脂瘦身有效安全又健康。

(留言問達人/https://goo.gl/forms/BIs9AhkVXFaL65ZH3)
(專家諮詢/李瑞田醫師)
(圖片來源/網路.優活健康網)

相關推薦

出處:17健身網 說到居家有氧訓練的方式,跳繩可算是結合極簡和效果於一身。只要一條跳繩,一雙運動鞋,在客廳騰出空間就可立馬開始運動。跳繩是一種定點全身性的運 動,除了訓練心肺功能以及燃燒大量卡路里之外,長期練習還可以提升骨骼密度,進而減少骨質疏鬆症的發生機率。許多人擔心跳繩對於膝蓋的負擔過重,但如果...

閱讀詳情 »

想減脂,不一定要少量多餐,不一定要很多有氧,但一定要攝取脂質! 出處:17健身網 曾經看過有人為了減肥,餐餐水煮,卻反而皮膚粗糙又黯淡無光,脂質既然是人體必需的營養素,就一定要攝取才行。關於減脂,還有哪些該破除的迷思呢? 1 少量多餐很重要 我們常聽到有人鼓勵少量多餐,一天大約分為五到七餐,但一般人...

閱讀詳情 »

覺得已經有運動也有飲食控制了,可是就是瘦不下來嗎?也許只是你沒看到自己的盲點,趕快修正還來得及! 出處:17健身網 常常聽到身邊朋友抱怨:「明明已經做很多運動了,也有正確的飲食了,怎麼就是瘦不下來!」。像我身邊就有女性朋友,為了快速瘦身,三餐都只吃一點點,而且絕對不吃澱粉。她在一開始確實嚐到了甜頭,...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