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你不能不知道!養身一定要關注的六個『健康三角區』!(女生必看歡迎分享)

女性身上有6個重要的三角區,集中著眾多的神經和血管,關係著你的美麗和多個臟器的健康,需要你倍加呵護

你不能不知道!養身一定要關注的六個『健康三角區』!(女生必看歡迎分享)
     1、面部三角區 

值得關注:長痘痘
關注原因:
  你的鼻翼和左右兩側嘴角連線構成了面部三角區。這個區域分佈著眾多血管,連接著通向腦部的靜脈,進行著旺盛的養分交換。但因為面部靜脈是你全身唯一沒有靜脈瓣的靜脈,所以其中流淌的靜脈血既會向下流到頸部靜脈,也會向上流到腦部靜脈。
  因為面部三角區的皮膚較薄,同時血管又很豐富、新陳代謝很旺盛,因此你體內的毒素蓄積狀況也很容易在這裡體現出來,這也是為什麼這裡容易長痘痘的原因之一。
  專家建議:
  要提醒你的是,萬一在這個三角區域內長了痘痘,千萬不要把痘痘擠破,否則皮膚上或痘痘中的細菌和毒素很容易就會隨著靜脈血流向眼睛、鼻腔,甚至大腦,引起感染。

  2、頸部三角區

  值得關注:頸部酸痛
  關注原因:
  你的整個後頸部,包括第一頸椎和第二頸椎,都屬於頸部三角區的範圍。你之所以能轉頭、點頭、搖頭,就是因為這個區域集中了你全身最靈活,但也是最脆弱的關節群。
  健康的頸椎向前微凸,能增加頸椎彈性,同時減緩行走時造成的腦部震動。如果你長期坐姿不良,或睡覺枕頭太硬、太高,都會影響頸部的生理彎曲,不僅頸部肌肉容易酸痛,還會壓迫頸椎中的神經,引發頭痛、噁心等症狀。
  專家建議:
  首先絕對不要睡太高的枕頭,否則頸椎就會受到過大的壓力。其次要注意頸部的保暖,寒濕之氣很容易從這個區域侵入,引起酸痛。最後還要強調的是,當頸部三角區酸痛時,不要隨便捏、按,正確方法是用毛巾熱敷,或用熱水沖淋,然後前後左右活動頸部,放鬆頸部肌肉。

  3、肩部三角區

  值得關注:肩部勞損
  關注原因:
  你左右兩側的肩關節及其周圍部位就是肩部三角區。這個區域的活動範圍最大,但關節連接卻不夠結實,因此運動或提重物時用力不當,很容易就會被拉傷。如果你長時間背較重的包,再加上是單肩背的話,就更容易導致肩部肌肉勞損,引發各種慢性炎症。
  專家建議:
  首先給你的包包減壓,而且要換著肩膀背。接下來不要長時間坐在辦公室不動,每隔1小時就站起來,向前後左右不同方向伸伸懶腰,充分活動肩部。

      4、女性三角區

  值得關注:擠壓過度
  關注原因:
  乳房和腋下周圍區域就是嬌氣的女性三角區,這里分佈著眾多的淋巴結,即便只是帶鋼託的Bra也會對淋巴結造成擠壓,影響淋巴循環。此外,如果他親熱時用力吸、咬或擠壓乳房,也會損傷乳腺組織,引起乳腺阻塞,甚至長出乳房腫塊。
  專家建議:
  選擇無鋼託的、大小合適的Bra,並且每天戴Bra的時間不要超過12小時。再來就是提醒你的他,動作要輕柔!並且在每天淋浴時利用水流按摩乳房2分鐘。

  5、私密三角區

  值得關注:私處炎症
  關注原因:
  你的腹股溝是一個需要倍加呵護的三角區,這裡溫暖而潮濕,是最適合細菌生存的環境,再加上這個區域血管豐富、代謝迅速,因此一旦出現炎症很容易就會蔓延開來。
  專家建議:
  入廁前先洗淨雙手,以免帶入細菌;月經期最好每2小時更換一次衛生巾,衛生護墊也要這麼做;不要濫用洗液或香皂、沐浴露等來洗私處,每天淋浴時用溫水沖洗外陰就好;選擇透氣又散熱的棉質內褲,並且每天清洗,在太陽下曬乾。最後還有一點非常重要,那就是多喝水,多排毒。

  6、足底三角區

  值得關注:足部酸痛
  關注原因:
  足底三角區主要是指你的前腳掌區域,它們不僅在你走路時承受著你全身的重量,還與多個臟器形成全息反射,影響著你的內分泌。走路姿勢不正確,或穿著了過高、過硬、過尖的鞋子,都會對你的足底,尤其是前腳掌造成過度壓迫,進而影響你的全身健康。
  專家建議:
  選擇軟底、透氣、寬鬆的鞋子,高跟鞋要輪換著穿不同高度的,並且最好在前腳掌位置墊上減震斜墊。再來就是每天晚上做個足浴,用40℃左右的溫水浸泡雙足和小腿,水中可以再加入一些玫瑰精油,邊泡邊對前腳掌進行按摩。

相關文章推薦:

女人經期可以盡情享受的七件事!

看完以後突然不討厭月經了!

http://www.life.com.tw/?app=view&no=134811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宜蘭一名40多歲女性,患有嚴重牙周病,上顎幾乎無牙、下顎多顆缺牙,長期配戴活動假牙,平常都不敢開口笑,原本非常害怕看牙齒的她,經由專管師安撫情緒,慢慢能夠定期回診治療,醫師進一步建議採取All-on-4一日全口速定植牙;如今,牙齒恢復美觀,每次回診臉上充滿笑容,看牙也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眼袋非老年專屬你是否也以為「眼袋」是中老年的特產?其實不然,有些人年輕時就已經出現眼袋了!整形外科醫師指出,年輕人出現的眼袋類型,通常是先天性眼眶內脂肪堆積過多,脂肪易突出於眼眶外形成眼袋;而後天形成的眼袋是下眼部膠原蛋白流失,眼輪匝肌及皮膚失去彈性,加上下眼眶隔筋膜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台灣夏季炎熱,很容易發生中暑。建築工人小宋經常頂著烈日工作,卻不曾感到身體不適;日前因服用感冒藥,工作時突然頭痛,且幾乎要昏厥的現象,到醫院急診,診斷是「熱抽筋」。中暑可能危害生命台北慈濟醫院職業醫學科主任賴育民指出,常見的熱傷害包括熱抽筋、熱暈厥、熱衰竭,以及中暑,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疾管署公布新增腸病毒併發重症死亡病例,為南部未滿月女嬰。該名新生兒於本(106)年7月11日出生,出院後隨母親返家,15日因高燒住院,經檢驗發現血小板低下與肝功能異常,隨後出現多重器官衰竭症狀,19日醫院通報為腸病毒併發重症,經檢驗確認為克沙奇B3型。病患住院治療後病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