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你是「晨型人」還是「夜型人」?醫師的話:輕鬆獲得集中力,你可以這樣做!

控制生理時鐘,集中力就能持久

◆細胞的主時脈決定你是「晨型人」或「夜型人」

晨型人就是「上午頭腦很清醒,但是晚上超想睡」,夜型人則是「早上頭腦不清楚,但是下午五點過後就有精神」。除了晨型人與夜型人的分別之外,其實每個人每天都有狀況好與不好的時段,比方說白天想睡覺,或傍晚突然疲倦起來等。

我們每天的生活節奏由生理時鐘來掌管,而人類體內每個細胞都有生理時鐘,你可以想像自己的皮膚、肝臟、腸胃,所有細胞裡都有生理時鐘在運轉。

而掌管所有細胞時鐘的主時脈,就由大腦的視交叉上核來掌控,視交叉上核會發布命令控制生理時鐘。每個人的活動或多或少都符合某個規律,就是因為生理時鐘的關係。

我們有些時段注意力很集中,有些時段特別渙散,也是受到生理時鐘的影響,生理時鐘是人體內無法用決心來控制的機制。

通常人睡醒之後兩、三個小時(大概是上午)體溫開始上升,清醒等級也比較高。我想沒有人眼睛一睜開就能跳下床工作,腦袋還俐落帶勁。大腦有所謂的「睡眠慣性」,剛睡醒總是希望繼續睡,所以剛睡醒時很適合來點暖身操,讓腦袋清醒起來。

另外一個清醒等級比較高的時段,是下午三點到傍晚左右,也就是下班前的奮鬥時段,如果沒有利用這時專心工作,往往就會把事情拖到晚上還做不完,不得不加班。

生理時鐘也會影響人的體溫與內分泌,體溫更是明顯的指標。發揮注意力的時機,與人體溫度上升關係密切,所以發揮注意力本質上就像運動。

如果身體冷冰冰又沒做暖身操,突然運動起來不僅容易累,還容易受傷。

 

你是「晨型人」還是「夜型人」?醫師的話:輕鬆獲得集中力,你可以這樣做!

(圖片來源:資料圖庫)

 

◆—反推生理時鐘就可以控制專注時段

我們可以從專注時段反推生理時鐘,例如,希望提升上午的注意力,那麼至少在上班前兩小時就要起床。如果是九點上班,最晚七點要起床。

開始上班前總要通勤、吃飯、盥洗,提前兩個小時起床應該不為過。

接著來探討「晨型人」與「夜型人」在什麼時候注意力最高。哈佛大學與日本國立精神.神經醫療研究中心從二○一○年開始研究,發現人體生理時鐘的單天週期並不是二十五小時,而是二十四小時加減十到二十分鐘,這加減十分鐘對生理時鐘的影響可不小。近代時間生物學認為,每個人生理時鐘的差別,就決定了這個人是「晨型人」或「夜型人」。

 

◆仔細調整生理時鐘的巔峰期

其實基因多少決定了我們是「晨型人」或「夜型人」,但是目前還不確定基因的影響程度究竟有多少。我們無法很快從夜型人轉換為晨型人,但是可以慢慢改變生活習慣,控制睡與醒的節奏。大腦(生理時鐘)可以彈性應付環境變化,方法就是不急著兩三天改掉,而是慢慢地改變。

無論晨型人或夜型人,其實都可以馬上決定要在上午或下午專注。專注並不是一整個時間帶,而是有個巔峰,比方說「我希望巔峰落在上午十點與下午四點」。很多人夢想「我要一直很專心」,其實這是不可能的,但工作時又不能任性地認為「我上午就是不專心,所以要擺爛」。最實際的方法還是設定上午與下午的專心時間,發揮效率,克服問題。

即使碰到意外的急件,你也無法追加專注時間,最好是把急件往後延。人的集中力有極限,維持集中力的竅門就是保留一點巔峰注意力。

 

醫師的話:只要控制注意力巔峰時間,就能輕鬆獲得集中力

.剛起床體溫仍低,睡前體溫也正在降低,都不適合專心做事

.要花時間慢慢轉換為「晨型人」

.最好上午與下午各準備一個專注的「巔峰」

 

責任編輯:郭懿慧

 

你是「晨型人」還是「夜型人」?醫師的話:輕鬆獲得集中力,你可以這樣做!

本文摘自臉譜出版《我也不想恍神分心呀!精神科醫師教你集中力46個工作不出包,讀書不神遊,做事不拖延的專注技術》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臉譜出版》網誌;《臉譜出版》粉絲團】

相關推薦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喬依絲編譯 英國國民保健署正在推行一個試驗性醫療專案,全科醫生可以為病人開立「拳擊運動、賓果遊戲和寶萊塢舞蹈」等活動式處方籤,希望藉此醫療方式來減少非醫療問題的看診數量及工作量。這類“社區處方”主要是希望能夠解決全科醫生沒有辦法處理的問題。 倫敦克羅伊登區共有37位全科醫生參與這項...

閱讀詳情 »

山茼蒿是冬季蔬菜,也是火鍋必備菜餚。山茼蒿除了美味,還有哪些營養價值呢?高雄市立鳳山醫院營養治療科廖嘉音營養師表示,山茼蒿富含豐富的維生素與礦物質,且纖維含量高,適量食用有助潤腸通便,維護身體健康。  山茼蒿又稱為裂葉茼蒿,是冬日火鍋良伴。山茼蒿富含多種維生素與粗纖維,適量食用可增加飽足感,亦有助促...

閱讀詳情 »

想用紗布包紮皮膚傷口,看到急救箱中仍有之前開封未完用的紗布,還能拿來使用嗎?食藥署建議,開過沒用完的紗布,最好別再拿來包紮傷口,以免細菌感染得不償失!  每次使用紗布包紮傷口時,可能都會有剩餘未用完的紗布,這些紗布還能留著下次包紮使用嗎?根據食藥署建議,最好別用! 食藥署指出,因台灣氣候較為潮濕,當...

閱讀詳情 »

 孩子暴牙、講話漏風、嘴巴閉不攏且經常牙齒咬到肉? 這些問題都可能來自於下顎生長不完整的「小下巴」,改善小下巴症狀要把握9-12歲黃金時期使用矯正器治療,能引導下顎正常生長。但傳統戴牙套不美觀也不舒服,下顎前導隱形牙套可降低不適感又可以避免因小孩不乖乖戴牙套產生親子拉鋸戰,讓我們來聽聽醫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