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偽禁藥電子煙 憂鬱風險高2.7倍

國內調查發現偽禁藥「電子煙」盛行率2.2%,超過「濫用藥物」的1.29%。電子煙引起憂鬱症風險較一般人高2.7倍,使用安眠藥比也高。

 食品藥物管理署與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共同合作執行「103年全國物質使用調查」,瞭解香菸、電子煙、酒、檳榔、濫用藥物(包括安非化命、愷他命、大麻、MDMA、海洛因等)。

 根據中央社4日報導,食藥署管制藥品組蔡文瑛表示,這次調查首度納入電子煙研究。

 在成癮性物質與鎮靜安眠藥使用分析,她說,濫用藥物者比沒有濫用藥物者,會去使用安眠藥風險增6.2倍。用電子煙者相對於沒有用電子煙者,會去使用安眠藥風險增2.5倍,而香菸則是2.1倍。

 台灣大學公衛學院教授陳為堅表示,從性別盛行率分析,在「香菸」危險比是男性盛行率是女性10.2倍、「濫用藥物」男性是女性3.4倍、「檳榔」男性是女性的17.7倍、「濫用藥物」男性是女性3.4倍。

 他說,但是這次調查首度納入的「電子煙」,男性盛行率是女性5.6倍,隨著菸害防制宣導,抽菸盛行率較2009年下降,而電子煙濫用及盛行率是增加,也帶來許多隱憂。

 透過憂鬱量表(CES-D)分析發現,「香菸」者憂鬱程度是一般人1.8倍,不過「電子煙」則是2.7倍。

 陳為堅分析,調查看到抽菸者有情緒困擾,習慣透過吞雲吐霧解「憂」,電子煙也是等同菸,多數人認為傳統紙菸不好,而以電子煙取代,但抽電子煙者動機則是「情緒問題」。

 陳為堅說,情緒問題若沒有解決,則會使用不僅是香菸、電子煙,還包括其他物質,如毒品、酒等,建議有情緒困擾應尋求醫療或心理師等專業管道,而非透過藥物。(陳恆光編)

更多養生保健常識、醫藥衛生新訊,請鎖定央網「醫藥保健專頁」:
http://www.cdnews.biz/cdnews_site/coluOutline.jsp?coluid=452

 

出處請按此

中央網路報 www.cdnews.com.tw

歡迎按讚加入《中央日報網路報》粉絲行列 。未經授權, 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狂睡36小時 「類嗜睡症」上身現代人長期壓力大,普遍睡不好,但有些人卻可以連續睡覺超過36個小時,甚至會被懷疑是罹患嗜睡症!精神科醫師提醒,長期壓力大、營養不均衡及長期缺乏運動,可能會罹患「類嗜睡症」,民眾千萬要提高警覺。有位23歲的小李(化名)半年前找到人生第一份工作...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有位七十五歲退休公務人員方先生,多年前開始出現咳嗽,卻一直誤認為是心臟問題、支氣管炎而不以為意,直至4年前至中國旅遊,突然出現嘴唇發紫、呼吸困難、胸悶胸痛,結果被確診為特發性肺纖維化,也就是俗稱的菜瓜布肺,從此方先生開始了依靠氧氣機度日的生活。菜瓜布肺常見喘、咳、累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少子化世代 選好大學競爭力UP?少子化世代來臨,父母親都會想把最好的給孩子。今日青年是未來勞動力,而現代社會勞動缺口僧多粥少,各大公司攬才手段百出,職場競爭力是每個青年必須充實的能力。為搏得一副好飯碗,不斷跟時間賽跑,戰場從國小、國中持續到高中。而選大學有許多考量,更是...

閱讀詳情 »

身為一位上班族你也常會感到手腳發冷、腳抽筋,甚至有黑眼圈嗎? 那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其實問題就是出在血液循環不好!造成氣血循環不佳的因素,除了久坐不動以外,高膽固醇、血壓、糖尿病都可能是成因。幸運的是,我們可以透過戒菸、飲食,以及運動來調整這種狀況。 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調查發現,上班族平均光上班時間...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