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光打胰島素無效?! 原來是胰島素阻抗作祟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一位糖尿病病患使用胰島素注射來控制病情,經過了六個月左右的治療,同時改正飲食習慣,也配合規律地運動,該做的都做了,血糖卻遲遲無法下降至標準範圍內,讓他百思不得其解。事實上,糖尿病的原因相當複雜,一定要選擇適合的療法對症下藥,才能夠有效控制血糖。

彰化基督教醫院鹿基分院院長杜思德醫師表示,施打胰島素治療最主要是補充體內分泌不足的胰島素,若是單靠施打胰島素,血糖卻沒有明顯降低,很有可能是身體有胰島素阻抗現象或是肝臟葡萄糖產生異常所導致,可以適時搭配口服藥物治療,增加胰島素注射的功效,才能改善高血糖的問題。

目前常見的糖尿病致病機轉及其對應的口服降糖藥物種類以下列四種為主:一種是胰島素增敏劑,因為身體內肌肉及脂肪細胞對胰島素敏感度降低,導致血糖無法被充分利用,這時可使用胰島素增敏劑(如:愛妥糖)改善。另一種是胰臟β細胞受損、失調,無法分泌足夠的胰島素,此時則可使用藥物刺激胰島素分泌

(如:磺醯尿素類的藥物)。第三種是肝臟葡萄糖產生異常,如:庫魯化錠。第四種則針對體內腸泌素系統,減緩腸泌素的代謝速度進而刺激胰島素分泌,降低昇糖素達到降糖效果。未來還有新的藥物針對新的致病機轉研發中。

杜思德醫師表示,儘管諸多降糖藥物可供選擇,糖尿病患者還是必須配合醫囑使用合併不同致病機轉的聯合療法,以第二型糖尿病者來說,以胰島素增敏劑來提高胰島素敏感度,結合不同機轉藥物聯合治療被認為可以保護胰臟β細胞,降血糖成效佳;另外近期歐盟PROactive研究顯示,胰島素增敏劑類型藥物可有效降低糖尿病病人心血管疾病、如心肌梗塞及中風之復發機率。

最後杜思德院長提醒病友,良好的血糖控制是糖尿病患者最重要的事,日常生活管控監測血糖及配合醫囑是非常重要的,無論是用何種降血糖藥物或是施打胰島素,都是為了降低死亡、住院、中風等風險;所以患者不應擅自停藥或減少藥量,應先與醫師討論,才能夠獲得最有效的治療。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8890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現代科技發展快速,短短二十年間,網路社群影音平台的蓬勃發展,連帶改變消費者的視聽習慣。過去的傳統傳播方式已逐漸式微,面臨時代新趨勢,醫療產業的行銷不僅要符合消費者需求、找出精準受眾,如何選擇適當工具列以吸引大眾第一眼關注投放資訊,更是一大重點。科技改變現代人視聽習慣 醫...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木森/台北報導】人老了才會耳鳴嗎?過去許多人將耳鳴視為老年病,但現代生活步調快,許多上班族在難以負荷的忙碌生活及龐大的壓力下,身體頻頻發出抗議,耳鳴便是常見的文明病之一。   近年來,從臨床觀察可以發現,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深陷耳鳴、聽力障礙之苦。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表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惠虹報導】有位胃食道逆流患者,不僅白天酸水從胃裡逆流上來、夜裡更是苦不堪言,只要躺下,酸水就湧上來、無法躺平睡覺長達半年。所幸,經由中西醫整合專家楊龍駿醫師施以頭皮針治療,當天火燒心的症狀就不見了,竟能一覺到天亮。胸口一把火在燒 全台近80萬人受苦根據衛福部統計,近三年胃食道逆流...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為了讓更多長者了解失智症正確的衛教知識,童綜合醫院結合家寶基金會、富邦人壽及童綜合醫院失智共同照護中心,共同舉辦「預防失智桌遊發表暨懷舊園遊會」,透過預防失智桌遊,以及懷舊園遊會等活動,讓參與的長輩與家屬能對失智症有更進一步認識,也藉此響應社會大眾更重視失智議題。預防失...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