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內視鏡變小精準度高 深入偏鄉海外義診忙

內視鏡變小精準度高 深入偏鄉海外義診忙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中耳炎是幼兒常見的疾病,只要及早診斷,就能避免聽力受損,但偏鄉、離島,甚至醫療資缺乏的國家,專科醫師屈指可數,患者往往延誤治療而重聽;雙和醫院研發「智能手持式耳內視鏡」,將智慧型手機與傳統內視鏡結合,把醫院檢查儀器帶入醫療資料缺乏的地區,日前也遠赴聖多美及馬紹爾群島,為當地小朋友義診。
內視鏡變小了
雙和醫院耳鼻喉頭頸外科主治醫師巫承融表示,醫院通常會利用內視鏡確診中耳炎,患者必須到醫院才能進行內視鏡檢查,而「智能手持式耳內視鏡」是將智慧型手機與傳統內視鏡連接,大幅縮小內視鏡儀器大小,可以輕易攜帶,深入醫療資缺乏的偏鄉、離島。
提升判讀準確度
巫承融指出,此裝置以3D列印技術成形,可客製化並降低成本,並搭配智能診斷輔助App程式,將醫療影像數位化,可同時拍照及錄影,精確判讀耳膜破損程度,加強後續多種輔助診斷功能,透過遠距行動醫療平台,醫師還能隔空診斷,並追蹤患者狀況。
醫師遠距看診
「將專業醫療檢查儀器帶出醫院,深入偏鄉及離島等醫療資源缺乏的地區。」巫承融強調,即使台灣醫療技術發達,但資源分配仍不均,偏鄉地區往往缺乏專科醫師,另外,行動不便者或失能的老年人就醫不便;透過智能行動醫療裝置,可將醫療影像傳到雲端平台,醫師即可在雲端醫療平台了解患者病狀,進行初步診斷,避免患者病情持續惡化。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482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4月10日消息,據韓國媒體報導,今日上午,女星秀智素顏現身,參加某節目的綵排。未施粉黛的秀智皮膚也很好,十分清秀。 美麗素顏如何保養出來的? 秀智透露保養皮膚的秘訣就是--洗很久。   秀智稱:洗臉就要十多分鐘,每次都像按摩臉部一樣洗。如果臉上長了痘痘,那個部分就會洗上二十分鐘。我會說&...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顏慶甯報導)目前台灣慢性腎臟病的盛行率為11%,許多患者每周要花2~3天到醫院接受數小時的血液透析,相較之下,能居家自行進行腹膜透析,為洗腎病友帶來更多便利。大林慈濟醫院血液透析室護理長吳雅芳表示,許多腹膜透析病友在換液過程,常因環境汙染或清潔不完全,導致反覆感染腹膜炎。為解決此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17歲的小杉〈化名〉,某天開始出現異常腹痛,甚至有腸絞痛的感覺,之後前往彰化基督教醫院就診,安排大腸鏡檢查才發現,已罹患第三期大腸癌,緊急切除腫瘤並接受化療,但後因淋巴轉移,5年後還是因癌症病逝。收治病例的彰基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黃玄遠表示,小杉沒有大腸癌家族病史,但從小愛...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佐慈報導)1名63歲男性,連續兩個星期腹部不斷疼痛,就醫檢查後,透過胃鏡檢查發現,患者的胃和腸子接觸部位有消化性潰瘍現象;苗栗醫院肝膽腸胃內科主任林宗賜指出,患者經進一步切片檢查確診為胃腺癌。這名患者過去曾因消化性潰瘍接受胃切除手術治療,通常曾接受胃切除手術患者,罹患胃癌機率比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