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全球有3000萬人因罹患《阿茲海默症》而失去記憶!你一定要認識這個疾病...

【台北訊】台灣約有十九萬人口患有阿茲海默症,其中,65歲台灣人約每20人就有一人得病,且無根治方式,對照顧者是極大的負擔。《公視主題之夜》節目於129日週五晚間十時,播出BBC最新醫療紀錄片的《救救阿茲海默症》(Curing Alzheimer's),追蹤最新研究成果,試圖從飲食、生活作息和醫學科技為人類開一扇希望之窗。紀錄片映後,該節目邀請台大醫學院教授、台大醫院神經部主任邱銘章與主持人蔡詩萍進行對談。

全球有3000萬人因罹患《阿茲海默症》而失去記憶!你一定要認識這個疾病...

世界性的流行病阿茲海默症,為一種神經退化症,目前全球有三千萬人因罹患此症而失去了記憶,至今尚未有阻止或逆轉病程的治療。科學家正積極破解這個崩壞的過程,試圖找到大腦與回憶的運作機制。如何早期治療?如何在較晚期的阿茲海默症時力挽狂瀾?現代醫學有沒有可能一勞永逸地終結阿茲海默的詛咒?許多阿茲海默症患者將自己的病情貢獻給醫學研究,希望透過實驗各種治療方法,替回憶找到一條回家的路。

全球有3000萬人因罹患《阿茲海默症》而失去記憶!你一定要認識這個疾病...

一般來說,阿茲海默症為最早受影響的是海馬迴,最先出現記憶方面的問題,但是,有些罕見的阿茲海默症,卻是自腦子後方負責視覺處理的區域開始,造成確診更加困難,而延誤送醫。UCL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縮寫)大學附設失智症中心主任尼克福克斯教授發明新的技術,比對了72歲的前鐵路工程師湯姆每年腦部的掃描結果,追蹤疾病的進程,才正確地診斷出湯姆的病不是弱視而是阿茲海默症。此項新技術更可以在症狀出現十年前就看見腦部的變化,讓患者把握早期治療的機會。

位在亞利桑那州鳳凰城的美國最大的阿茲海默症基因研究中心之一,更研究出攜帶APOE4基因的人,在七十幾歲後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較高。

加州大學的馬休華克教授從白老鼠實驗發現,充足的深層睡眠可以保存記憶,協助對抗阿茲海默症。

這些最新的研究成果,為治療阿茲海默症開啟了一扇希望之窗。

全球有3000萬人因罹患《阿茲海默症》而失去記憶!你一定要認識這個疾病...

【資料來源:公視;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疫苗供貨短缺,台灣人想完整打完兩劑疫苗可謂一針難求,卻面臨讓全球再掀大規模疫情的印度Delta變種病毒威脅,究竟只打過一劑疫苗夠不夠?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今(18)日引用最新研究數據指出,在台灣,打過單劑的AZ疫苗與Moderna疫苗,並維持社交距離與配戴口罩等NP...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 台中大肚3個月女嬰浵浵,滿2個月開始改換配方奶粉哺育後,從原本一天排便三次,暴增至八至十次,最高紀錄曾一天腹瀉十五次,甚至解出水便、血絲便。媽媽無奈表示,寶寶常無故哭不停,曾被診斷為腸絞痛引起,回家後還是一直哭,餵奶、換尿布,怎麼安撫都沒用,每天洗屁屁也洗到心很累...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防疫宅在家,一般人健康意識大漲,在家最常做的事情就是運動健身,但有些狀況可能不適合!一名50多歲男子,這一陣子以來因為疫情開始居家辦公,也減少外出,心想長時間待在家,便購買了飛輪車在家運動,沒想到騎了一個多禮拜後,開始覺得右側陰囊不停的摩擦、碰撞,伴隨著疼痛感,走路時...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今年5月本土疫情大爆發,第一線醫護跑第一,衝前線支援病毒篩檢、施打疫苗,卻出現「做白工」怨言,原來有支援萬華地區篩檢的醫療人員向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反應,整整3個月過去了,至今尚未領到任何應該給的津貼或補助,一毛錢未入袋。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今(18)日指出,相同情況發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