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冬病夏治 三伏貼來了!

冬病夏治 三伏貼來了!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中醫的預防性治療三伏貼來了!三伏天是一年中天氣最炎熱、人體陽氣最旺盛之時,此時皮膚毛孔完全開泄,藥物最容易由皮膚滲入穴位通過經絡直達病處。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主治醫師王瑜婷指出,目前三伏貼主要針對容易在冬季發作、具有陽虛性質的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氣管炎、哮喘、過敏性鼻炎或容易反覆感冒等作預防性治療,以避免這些疾病在冬季復發。

今年三伏是7/17、7/27、8/16

傳統中醫認為,自然界的氣候變化影響人體的生理功能,縱使人體處於病理狀態下仍會受自然界變化的影響。三伏是夏天初伏、中伏、末伏的總稱,初伏是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中伏為第四個庚日,末伏為立秋後第一個庚日。而今年初伏在國曆七月十七日、中伏在國曆七月二十七日、末伏在國曆八月十六日。

利用陽氣驅邪外出

對中醫而言,在三伏之日利用自然界陽氣復生的力量,可用一些溫熱辛散、芳香通絡、袪毒拔邪之藥物如白芥子、細辛、甘遂等以芳香化濁、醒脾透絡、振奮人體陽氣以驅邪外出。另外,穴位是經絡之氣交會輸注的部位,當藥物經皮膚及穴位吸收後,藥力會隨經脈的運行,導入臟腑、直達病所;並激發周身經氣,振奮人體相應臟腑功能,達到疏通表裡、溝通經絡,促使氣血流通,臟腑安和,陰陽平調,使人體內陽氣充足,增強抵抗冬季嚴寒氣候的能力。

藉由皮膚吸收藥物

就現代醫學而言,三伏貼使用的藥物如白芥子、乾薑、丁香等多帶有刺激性,可使局部毛細孔及血管擴張,改善周圍組織的營養供應;並藉由皮膚對藥物的吸收代謝,影響相關的物理或化學性受器,調節大腦皮質或者自主神經系統的功能。且藉由促進機體免疫細胞的生成和提高免疫細胞的活性,從而提高人體的細胞及體液免疫,而使人體各臟器的功能恢復平衡、增強人體免疫力、降低人體的過敏狀態。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778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台灣胎兒醫學振興會於2021年7月推出「胎兒磁振造影研修醫師培訓計畫」,擬逐年培訓有志發展胎兒磁振造影的年輕放射科醫師,由專長胎兒磁振造影的臺北榮總放射部郭萬祐醫師、李函叡醫師指導,以建立訓練制度,讓胎兒磁振造影能成為新興的專長,讓有需要Level 3 胎兒影像學診斷的...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楊芷晴/新北報導】自全台防疫升3級警戒以來,部分診所陸續改為線上看診,因應民眾想提升免疫力的需求,不少中藥行、中醫診所也紛紛推出防疫茶包,但有民眾天天看著新聞報導,越看越焦慮,於是每天將中藥材製成的防疫茶包當水喝,不料連日豔陽高照,竟覺得越喝越怕冷,中醫師鄭愛蓮呼籲,防疫茶雖然有提升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新生兒為什麼反覆感冒、發燒、甚至併發中耳炎?寶寶喝完奶常會吐奶、拉肚子、哭鬧? 臺北市立萬芳醫院兒童腸胃科醫師劉喆瑩表示:這些都是新生兒免疫力、消化道發展尚未成熟時的常見狀況,母乳寶寶比較不容易生病、少有敏感不適應狀況,是因為母乳具有多種抗體、免疫球蛋白…等珍貴營養,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現年30歲的「馬桶女孩」是名多發性硬化症患者同時也是一名藥師,因病症控制而長期使用免疫調節藥物,惟近期COVID-19疫情升溫,身為一線醫療人員的她有機會可優先接種疫苗,然而考量本身病情不免和其他多發性硬化症患者一樣,一方面擔憂染疫;另一方面又擔心疫苗引發的免疫反應可能...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