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切記!長水泡一定得好好照顧!三種簡單的方法教你自行處理!!

切記!長水泡一定得好好照顧!三種簡單的方法教你自行處理!!

水泡是由於摩擦而在皮膚表面形成的液囊。穿著太緊的鞋子到處走動後,你的腳可能會有水泡。一整天在庭院裡鏟土後,雙手也可能出現水泡。本文將告訴你如何在家自行治療水泡,並讓你瞭解何時應該求醫。

 
 

治療小水泡

  1. 清洗起水泡的部位。用溫肥皂水清洗水泡和周圍部位。確保雙手乾淨,因為水泡很容易受感染。

    切記!長水泡一定得好好照顧!三種簡單的方法教你自行處理!!
  2. 保持起水泡處通風。並未裂開的小水泡將會在數天後自行消失。你無需把液體擠出或包紮繃帶,僅需儘量讓它把空氣排出。
    • 如果水泡在腳上,在家可穿涼鞋或寬鬆的拖鞋,給水泡一些時間癒合。

      切記!長水泡一定得好好照顧!三種簡單的方法教你自行處理!!
    • 如果水泡在手上,只要無需用手做可能使水泡裂開或受感染的活動,就不用戴上手套或用繃帶包紮。

      切記!長水泡一定得好好照顧!三種簡單的方法教你自行處理!!
  3. 保護它。外出時,保護好水泡,以免它裂開及受感染。使用環形的厚棉繃帶覆蓋它。

    切記!長水泡一定得好好照顧!三種簡單的方法教你自行處理!!
    • 如果水泡在腳上,可穿襪子和舒適的鞋子。不要再穿讓你起水泡的鞋,以免情況惡化。
    • 如果水泡在手上,當你用手洗碗、洗衣或做任何可能使水泡裂開的工作時,請戴上手套保護它。不要再做讓你開始起水泡的工作。

 

 

治療大水泡

  1. 消毒。用溫肥皂水徹底清洗水泡和雙手後,用外用酒精或碘酒給水泡消毒。將乾淨的棉球浸入消毒液裡,然後塗在水泡及其周圍部位上。

    切記!長水泡一定得好好照顧!三種簡單的方法教你自行處理!!
  2. 把液體排出。最好是把大水泡裡的液體排出,而不是等待它們自行裂開。自行導出液體讓你以衛生的方法使水泡更快癒合,而且能減輕腫脹部位的疼痛感。

    • 用浸過外用酒精的棉球清潔縫紉針,好好消毒一番。

      切記!長水泡一定得好好照顧!三種簡單的方法教你自行處理!!
    • 把針插入水泡邊緣。刺穿水泡時,你不應感到疼痛,因為水泡並沒有神經。

      切記!長水泡一定得好好照顧!三種簡單的方法教你自行處理!!
    • 按壓水泡。液體應該會從刺穿的小孔中流出來。用手指按壓水泡,將裡面的液體完全排出。用棉球把液體擦拭乾凈。

      切記!長水泡一定得好好照顧!三種簡單的方法教你自行處理!!
    • 不要移除垂下的表皮。抽氣後的水泡表皮可保護底下的皮膚免受感染。你無需把它扯下來或剪掉。

      切記!長水泡一定得好好照顧!三種簡單的方法教你自行處理!!
  3. 塗軟膏。用棉簽在該部位塗上多粘菌素B或桿菌肽抗菌軟膏。這麼做可防止傷口被感染,並避免繃帶粘附皮膚。

    切記!長水泡一定得好好照顧!三種簡單的方法教你自行處理!!
    • 許多人對抗菌軟膏過敏。如果起泡部位泛紅、發炎或發癢,請停止塗抹軟膏。
    • 如果你對抗菌軟膏過敏,可使用凡士林防止繃帶粘附皮膚。確保你使用新的凡士林。曾用於其它目的的凡士林容器可能含有細菌,可能會感染傷口。
  4. 用繃帶包紮該部位。用急救繃帶或紗布鬆散地包紮該部位,確保仍有一些空氣流通。確保膠帶沒有觸碰到被抽氣後的水泡。

    切記!長水泡一定得好好照顧!三種簡單的方法教你自行處理!!
    • 每天更換繃帶一次,或是每次弄濕或弄髒後就更換它。
    • 在更換繃帶時檢查起泡部位。它應在一星期左右癒合。如果它看起來腫脹、泛紅或有膿流出,請去看醫生。
 

何時該就醫

  1. 在水泡受到感染時就醫。受感染的水泡可引起更嚴重的問題,最好讓醫生檢查,並建議你適當的療法。他或她可能幫你清潔及敷裹該部位,並開出抗生素。以下為感染的跡象:

    切記!長水泡一定得好好照顧!三種簡單的方法教你自行處理!!
    • 受影響部位的周圍皮膚泛紅、發癢及腫脹。
    • 抽氣後垂下的水泡表皮底下出現黃色膿液。
    • 受影響部位的溫度升高。觸摸時感覺溫熱。
    • 受感染部位的皮膚流出紅血絲。
  2. 如果出現嚴重癥狀,請立即就醫。在罕見的情況下,受感染的水泡可能會引起更嚴重的健康問題。[9] 如果出現以下嚴重癥狀,請立即尋求幫助:

    切記!長水泡一定得好好照顧!三種簡單的方法教你自行處理!!
    • 高燒。
    • 發冷、嘔吐或腹瀉。
    • 傷口外表結出硬皮或變色。

via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當小孩生病、罹患重大疾病時,無論小孩、家人往往手足無措,此時,兒童醫療輔導師這角色便顯得非常重要。兒童醫療輔導師 幫助病童克服恐懼財團法人瑞信兒童醫療基金會董事長吳春福表示,無論是癌症、重症病童,或是病童家人,當面臨疾病、種種檢查、治療時,往往帶有很多不安、恐懼,而兒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根據統計,癌症已躍升成為國人十大死因之首。隨著醫療日新月異的進步,癌症治療的技術、效果也都大幅提升。現今,大多數的病患仍選擇以西醫手術、放射線治療、化學治療、標靶治療或賀爾蒙療法作為主要治療方式,但在化、放療階段伴隨的諸多不適,卻依舊叫人難以忍受。中國附醫中醫部醫師黃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沒抽菸也可能罹肺癌!新光醫院最新統計發現,3成肺癌病患沒有抽菸習慣,最年輕病患年僅35歲。醫師強調,利用肺部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可發現1公分以內腫瘤,建議50歲後應接受一次檢查,有家族史者更提早。男罹患肺癌多 3成沒抽菸根據新光醫院統計,2007年6月至2017年6月間...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