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別忽略心臟疾病 10大死因排名第2!

別忽略心臟疾病 10大死因排名第2!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根據衛福部所公布的最新10大死因結果顯示,國人去年有13萬2428人死於10大疾病,占總死亡人數76.8%;而與前年相較,排名第2的心臟疾病,死亡人數就增加1610人,不得不慎!

去年心臟疾病死亡人數較前年增加1610人

國人去年10大死因排名依序為1.癌症、2.心臟疾病、3.肺炎、4.腦血管疾病、5.糖尿病、6.事故傷害、7.慢性下呼吸道疾病、8.高血壓性疾病、9.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10.慢性肝病及肝硬化。排名第1的癌症,去年死亡人數較前年增加931人,排名第2心臟疾病增加1610人,排名第3肺炎增1451人,排名第4腦血管疾病增677人。

心臟血管疾病致死 小心血管變硬與血液濃稠

心臟血管疾病多為三高族群,而在防治心臟疾病時,西醫多會針對高血壓、高血糖與高血脂來做治療;而在中醫方面,又是如何診治呢?中醫師吳建東表示,心臟血管疾病會致死,主要並不是因為三高,而是三高導致血管變硬與血液濃稠,是因為血管硬化以及血管中血液循環不良造成。

中醫治療心臟疾病 從根本處理

吳建東醫師指出,血管硬化與血液循環不良,就要針對周邊循環差或是代謝差來治療,甚至要調整脾胃,而肝腎虛弱時,也都需要用藥調整,必須要從根本處理,使代謝產物清除乾淨,以及血液循環要調整好,才能改善心臟血管疾病。

針灸、放血 也可改善心血管疾病

心臟血管疾病除了使用中藥治療之外,吳建東醫師進一步指出,針灸也能改善心臟血管疾病,而最常用的穴位有百會穴(位於頭頂的正中央稍後處)、合谷穴(位於第一、二掌骨間虎口處)以及太衝穴(位於腳背在第一腳指骨與第二腳指骨上方凹陷處);此外,對於血壓突然升高,血管未稍循環差,或是腳麻、手麻等病況,也可應用放血來做治療。

預防心臟疾病:規律運動+良好生活習慣 

根據研究顯示,中西醫合併治療,對於心血管疾病會有較好的效果;吳建東醫師強調,至於想要預防心臟疾病,養成規律的運動,以及良好的生活習慣,非常重要,而且要記得多喝水,喝水也是改善心臟疾病很重要的一環。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362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您知道家中的長輩到底一天「坐」多久嗎?走路的速度是否越來越慢?上下樓梯也越來越費力?老年人口年齡結構快速高齡化,預防老年症候群應積極避免疾病與失能、維持生理與心理功能及持續參與動態生活。長者常因3因素無法外出 使身體功能都漸失臺北市文山區健康服務中心魏炆莉主任指出,長者...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中報導】37歲的賴先生10多年來飽受脊髓空洞症所苦,4年內歷經了3次手術,雖然改善了左手無力症狀,卻經常痛到無法成眠,導致精神狀況不佳,接受多種治療均不見效,所幸透過「脊髓電刺激療法」(Spinal cord stimulation)治療後,疼痛指數從10分下降至3分,睡眠品...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1名63歲李太太近日與兒子、媳婦感覺胸口悶痛,偶爾出現喘不過氣,有宗教信仰的她,當時適逢農曆7月,以為是自己在這段時間無意間招惹鬼神導致,甚至還被鬼壓床。 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差點鬼門關前走一遭 日前在兒媳的陪同下到北投健康管理醫院進行健康檢查,透過心臟冠狀動脈血管攝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破解鹽類迷思!根據國健署指出,飲食中的鈉鹽攝取過多是血壓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減少鈉鹽的攝取,不論是一般人或是高血壓患者,都能降低血壓。而鄰近國家日本也因為大力推動民眾於飲食中減少鹽量之攝取,造成血壓下降,進而使腦中風之死亡率亦有明顯的降低。國健署建議,成人每日鈉總攝取...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