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別輕忽! 炎熱天氣也可能發生心肌梗塞

別輕忽! 炎熱天氣也可能發生心肌梗塞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50歲林先生是位果農,平日身體硬朗,有固定散步的習慣。日前在果園工作時突然感到劇烈胸痛,倒地不起,緊急送醫後,醫師診斷為急性心肌梗塞,並立即進行心導管檢查與手術來打通血管。
只要溫度變化就可能心肌梗塞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心臟內科李志國醫師表示,心肌梗塞與溫度變化有關,當天氣悶熱或長時間劇烈運動導致心跳加速,心臟血流相對不足,就有心肌梗塞的風險,並非如一般人印象中天冷才會發生心肌梗塞。
發作通常令人措手不及!

急性心肌梗塞的發生經常令人措手不及!103年國人十大死因中,心臟疾病高居第二位,特別在高齡族群(大於65歲)佔了13%,其中又以急性冠心症(可簡略稱為心肌梗塞)的發作,可能造成患者的突然死亡或心臟功能衰竭,須提高認知與警覺,以得到適時治療。
出現症狀立即急診就醫

急性心肌梗塞發作的典型症狀為胸口壓迫感,並可能會轉移到下巴、左側肩膀、上臂及前臂之內側,甚至合併胸痛、呼吸、困難盜汗。在走路、爬樓梯及搬重物時,症狀會加劇,患者坐下休息時可以些微改善症狀。李志國醫師呼籲,若有上述症狀,須立刻前往急診就醫,症狀嚴重者甚至需要急救。可怕的是,有時急性心肌梗塞會用其他症狀表現,如暈厥、喘、心悸、背痛、上腹痛或全身不適來表現,民眾需提高警覺,並尋求專業醫師進一步的協助與評估。
從日常生活改變危險因子

近來天氣炎熱,熱傷害會影響心肌功能,尤其戶外工作者是中暑的高危險群,李志國醫師建議最好每小時找陰涼處休息10~15分鐘,同時務必要補充水分。此外,心血管疾病相當注重預防,日常生活中需針對可改變的危險因子進行嚴格控制,包括控制血壓、血脂肪、血糖及戒菸。民眾平日可於心臟科及新陳代謝科門診進行諮詢及監測。家中年紀大的長輩或是有心血管家族史的民眾更應該對上述內容提高注意。心肌梗塞雖然可怕,但隨著醫療技術與藥物的進步,都可以有相對應的治療。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792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每5位癌友就有1人因營養不良而喪命,營養缺乏讓後續治療無法進行!台灣腸癌病友協會榮譽理事長王輝明表示,治療副作用會影響食慾,造成癌友營養不良,導致後續治療無法順利進行;台灣腸癌病友協會糠榮誠秘書長指出,癌症治療的效果與營養補充密不可分,且介入的時機非常重要,應營養規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台灣青光眼的病人數高達35-45萬人,比慢性腎衰竭、憂鬱症的患者數還多,其中1/4有失明危機!三軍總醫院一般眼科呂大文主任表示,降低眼壓是唯一可以改善青光眼視的有效方法,長庚紀念醫院北院區青光眼科陳賢立醫師則表示,青光眼初期沒有明顯症狀,若是青光眼的高危險群,應特別小心...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維持健康身體,均衡營養攝取是最基本條件,然而很多年長者牙齒慢慢脫落,或因退化口水分泌量減少,口腔咬合力降低,或吞嚥困難等因素,都可能讓「吃」變得困難不已,當食物難以咀嚼吞嚥,自然就攝取不到必要的營養,健康的狀態自然也就隨之而去。牙醫師公會全聯會開發「益口銅身操」,希望...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新冠肺炎疫情全球爆發,台灣在疫情萌芽初期,就立即展開各項防疫措施,大幅降低境內群聚感染風險,歷經數月沒有本土病例,台灣可說是全球非常安全的地區。衛福部國衛院藉由數學模型證明,台灣民眾配合防疫政策,讓病毒擴散機會大幅降低,研究成果分別刊登在國際醫學期刊《Emerging...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