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剛剛說過的話馬上忘?8個增強記憶力的好習慣|康健雜誌

剛剛說過的話馬上忘?8個增強記憶力的好習慣|康健雜誌
出處/康健雜誌
作者/黃惠如
圖片/康健雜誌

為了保持大腦的青春,必須改變生活型態,這些生活型態不僅可以照顧大腦,多數也能維持體能強健,不僅你的身體,連你的大腦也會變年輕。

1細嚼慢嚥

日本神經內科醫學博士米山公啟說,老人家愈缺少健全牙齒,罹患失智症的比例愈高。因為咀嚼時,大腦皮質區的血液循環量會增加,而且咀嚼也會激發腦神經的活動。

2曬太陽

台中榮總老人身心科主任卓良珍也建議,預防失智要多外出走走曬太陽。因為陽光能促進神經生長因子,像「長頭髮」一樣,使神經纖維增長。現在已經有專家研究曬太陽的量是否與失智症的發展有關,雖暫無定論,但每天接受陽光照射,至少能形成較好的睡眠模式,比較不容易憂鬱。

3列清單

「無論任何年紀,健全記憶運作關鍵都在於注意力,」美國紐約西奈山醫學院記憶增強計劃執行主任史威爾醫師說。他建議,藉由列下工作清單,將每日工作設立一個嚴格的程序,無論工作困難與否,都能幫助有效完成工作。所以你可以試試規定自己中午11點半才讀E-mail,或是直到工作完成到某一個程度才回覆一些較不緊急的電話,或是付完帳單才做別的事。

4吃早餐

吃早餐不僅為了健康,也為了大腦。

過去常有人說小孩沒吃早餐上課無法專心,這是對的。因為大腦不具有儲存葡萄糖的構造,隨時需要供應熱量。經過一夜之後,大腦的血糖濃度偏低,如果不供應熱量,你會想睡、容易激動,也難以學習新知。

5開車繫安全帶騎車戴安全帽

頭骨雖然很硬,腦卻很軟。無論年紀老少,腦傷對一生影響極大。你開車時不繫安全帶或邊講手機嗎?請戒掉腦傷風險的行為,也避免會重創腦部的運動。

6做家事

別小看做家事,做家事不僅要用腦規劃工作次序,也要安排居家空間。

曬棉被、衣服需要伸展身體,使用吸塵器也會使用到下半身肌肉。只要運用肌肉,便會使用到大腦額葉的運動區。況且,將骯髒油膩的碗盤洗乾淨、將髒亂房間整理清潔,成就感的刺激,也能為大腦帶來快感。

7多喝水

大腦有八成是水,只要缺水都會妨礙思考。臨床神經科學家、精神科醫師亞蒙(DaneilG.Amen)曾經掃瞄過一位知名的健美先生,他的腦部影像很像毒癮患者,但他激烈否認。後來得知他拍照前為了看起來瘦一點,曾大量失水,而掃瞄的前一天他才剛拍照。後來經過水分補充後,腦部的影像看起來正常多了。

8跟人笑笑打招呼

主動和別人打招呼吧。卓良珍主任認為,打招呼不但有人際互動,降低憂鬱症的風險,而且為了主動打招呼,要記住對方的人名與外型特徵,也能提高自己的腦力。

(原文: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15109)

【延伸閱讀】

45歲腦就老?拯救「腦初老」的6個好方法

聰明up,健忘out!立即鍛鍊活力腦

人物故事》吳若權:當時不懂母親為什麼哭?妳老公只是去打牌而已...

人物故事》嚴劍琴、張鎮華 妳怎麼會連累我

人物故事》家屬Ella:妳忘記沒關係,我幫妳記得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康健雜誌網站》。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大部分乳房外科醫師都是男性,在面對乳癌病友時,很難「感同身受」,反倒病友姊妹分享罹病經驗,相互扶持,更能活得寬心自在。大林慈濟一般外科主治醫師林世彬指出,透過自我檢查,可以發現乳癌早期,增加存活機率,女性朋友千萬不可忽略。為了提供乳癌病友私密空間,大林慈濟成立乳房醫學中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口腔癌患者不再需要擔心接受手術後,五官或容貌會有明顯缺損!長庚醫院整形外科醫療團隊,將心臟外科置換瓣膜的開心手術「降落傘式」縫合法,運用在部分口腔癌患者上,這項無痕切除重建手術,除了成功率及手術時間與傳統手術相當,更因為切口部位在頸部而非臉上,病人外貌與吞嚥、言語等功能也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你家孩子愛喝含糖飲料、不喝白開水,喜歡炸雞、薯條,不吃青菜嗎?小心變成「無膽」青少年!醫師指出,飲食不正常,除了容易發胖,引發慢性疾病、代謝症候群之外,還可能增加膽囊結石併膽囊炎風險,必須摘除膽囊。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一般外科主任莊振榮表示,膽囊結石是成年人常見消化系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家中常有長輩因為中風而喪失行動能力;殊不知,經由及早的復健運動,可以恢復行動功能,而不致於長期臥病在床。除了中風後在醫院接受治療時得要積極做復健之外;其實,在回家之後,居家運動訓練更應該要不間斷,才能使體能狀況更好。中風後復健有黃金時間 要訂定方法及目標物理治療師陳晃旻表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