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十大癌症與PM2.5有關 五方法自我保護

十大癌症與PM2.5有關 五方法自我保護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近年來空氣染越來越嚴重,中國大陸霧霾一波接著一波衝擊台灣,天空霧茫茫的一片,細懸浮微粒(如PM2.5)濃度飆高,環保署空氣品質監測網屢屢達到「紫爆」,對你我健康造成相當大的危害。
PM2.5指的是大氣中的細懸浮顆粒物,它的直徑僅有2.5微米,比人體頭髮直徑的1/28 還小,幾乎隱形在空氣之中,小到足以穿透呼吸系統,並負載重金屬、戴奧辛以及病菌等,直接到人體肺臟支氣管,甚至可穿透肺泡,並直接進入血管中隨著血液循環全身,對全身器官皆有影響。

PM2.5對呼吸道影響大
PM2.5對呼吸道的影響重大,主要症狀有咳嗽、呼吸困難,吸入後刺激肺部,會影響肺部換氣、使得肺功能下降,還會促發氣喘、氣喘惡化、誘發慢性發炎,導致抵抗力變差,容易感染,增加呼吸疾病住院率及死亡率。美國環保署估計在施行PM2.5的標準後,每年約可新增加七千萬人的保護、降低呼吸困難、氣喘惡化的病例,孩童、老年人的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案例可明顯下降。
以國內而言,近年來空污的增加可能是造成國人呼吸道過敏、氣喘比例增加的原因之一;有研究指出,PM2.5還可能對腦部有影響,PM2.5可能透過對微小血管的破壞,導致中風或失智的風險增加,甚至直接造成神經性退化疾病,出現阿茲海默症的前期病理變化;而針對孕婦來講,有研究顯示,PM2.5甚至會導致新生兒出生體重下降,體重不足會增加病變以及死亡風險。
七大死因與空污密切相關
台灣十大死因中,有七大死因和空氣污染密切相關。WHO(世界衛生組織)指出室內與室外空氣污染會對呼吸道造成危害,包含急性呼吸道感染和慢性阻塞性肺病,且與心血管疾病及癌症亦具有強烈相關性。近年來也有研究慢慢發現PM2.5是導致肺癌的主要嫌疑犯之一,不抽菸卻罹患肺癌的人越來越多,台灣女性罹患肺癌者有高達九成不吸菸,男性也有四成的病人沒有吸菸,PM2.5對健康的危害已超乎過去的認知。
五大自我保護方法防空污
奇美醫學中心家醫科主治醫師謝依儒表示,如何預防PM2.5日益重要,主要自我保護方式有幾種:1.減少PM2.5產生行為(不要露天燃燒、戒菸、減少燃燒金紙、搭乘大眾交通工具、種植花草樹木、減少使用油性有機溶劑等);2.保持室內清潔(減少開窗、燒香的乾淨處理等);3.空氣品質不良時避免出門(尤其是高危險族群者);4.使用口罩;5.使用空氣清淨機,才能減少對我們的健康危害。
相關新聞請見:
室內多放綠色植物 淨化吸附PM2.5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562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有位70歲的江先生,不明原因背部皮膚搔癢已兩年,皮膚乾燥、脫屑且有抓痕,搔癢狀況於夜晚加重,影響睡眠,使用西醫外擦藥狀況反覆,故前往北市聯醫仁愛院區中醫科就診,醫師予以「換膚方」一天一包,搭配中藥柴胡疏肝散及平胃散做治療,於服藥一周後搔癢減輕,兩周後已能安然入眠。皮膚病...

閱讀詳情 »

肩上責任千斤重,努力守護家庭的父親,你有多久沒有好好跟他說說話了呢?隨著年齡歲月的增長…每日在外勞苦奔波的爸爸,身體的關節、骨骼狀況隨平日的工作、生活習慣以及年紀逐漸退化;若長期疏於照顧,長期下來容易引發退化性關節炎、膝關節疼痛等症狀。常常看到爸爸手摸膝蓋、貌似膝蓋不太舒服,或是時不時敲敲小腿,唉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有位68歲陳先生2年前診斷發現罹肝硬化合併肝癌,共接受4次電燒,4次肺腫瘤切除手術,1次肋骨腫瘤切除手術,並且接受標靶藥物幾個月後,仍宣告治療失敗。在醫師評估下,接受免疫療法,目前追蹤4個多月腫瘤完全消失,癌症指數AFP也都回到正常,陳先生非常開心,表示從治療開始到現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位經營網路銷售的36歲女性,作息經常日夜顛倒,發現左腮下方有一顆小小硬塊而未加理會,起初以為是深埋皮下的痘痘,塗抹消痘藥膏一陣子仍未消失,由於不痛不癢而未特別留意,半年以來該硬塊竟然長大還合併疼痛,擔心是不好的東西而求醫,結果竟確診是下頷腺惡性腫瘤。下頷腺腺樣囊性癌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