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半蹲、懸空...你真的知道怎麼正確尿尿嗎?|康健雜誌

半蹲 懸空...你真的知道怎麼正確尿尿嗎?|康健雜誌
出處/康健雜誌
作者/郭佳容
圖片/康健雜誌

真好笑,誰不會上小號!但十個人就有九個尿錯了。6個壞習慣,請你一定要改。

各位美女請注意,如果你不敢坐馬桶,不論你採噴噴式或半蹲式,都請注意不要滴殘尿在馬桶座墊上,以尊重後來使用者。」這是一家健身房女廁內的公告,展示的確很多人用奇怪的姿勢上小號,根據醫學統計調查,這類人有八、九成之多。

不管噴噴式或半蹲式,都是錯誤的排尿姿勢,都可能影響你的泌尿健康,中山附醫骨盆機能整合照護中心主任陳進典指出,這些姿勢都會讓骨盆底肌緊張,長期下來,骨盆底肌可能從緊張變得鬆弛,增加尿失禁的機率。

而不同於歐洲或日本男性有坐著解尿的習慣,台灣男性一般站在小便斗前解尿,林口長庚泌尿外科主治醫師陳煜指出,男人站著尿或坐著尿都不影響泌尿道健康,但是站著時多了需要支撐身體的力量,骨盆底肌會比較緊張,不適合攝護腺肥大、解尿困難的男性。

不論男女,坐著尿最好

醫學研究指出,不管男性、女性,坐姿加上足夠的足部支撐最能放鬆骨盆底肌。坐在馬桶上,兩腳自然張開,雙腳平踏地板,如果身高不夠以致踩不到地板,可以將身體微微前傾,儘量讓腳平踩在地板上。也可以踩踏小凳子,讓膝蓋高於骨盆,此時骨盆底肌和膀胱最自然放鬆。

如果不敢坐上外面的馬桶座墊,可以先找蹲式馬桶;而退化性關節炎、腰椎不好、不能蹲著上廁所的人,可以隨身帶些酒精,擦拭後再坐上去,或是鋪上馬桶紙,儘量不要半蹲解,中山附醫骨盆機能整合照護中心物理治療師賴郁芬建議。

6大錯誤解尿習慣:

半蹲解
爬上馬桶蹲著解
踮腳尖解尿
腳懸空解尿
用力解
中斷解尿

除了半蹲和爬上馬桶蹲著解,其他像是身高不高的人或是小朋友,可能會踮著腳尖或腳懸空上廁所,也會造成骨盆底肌和膀胱緊張,無法好好放鬆排尿。

急性子的人可能以為用力解尿比較快,可是用力解尿一樣會造成骨盆底肌的緊繃,且抑制膀胱逼尿肌,也無法好好排尿。而且此時尿液容易亂噴,增加清潔問題。

賴郁芬提醒,女性如廁後,只需要輕壓陰唇殘留的尿液,不需要特別擦拭,以免殘留棉絮摩擦陰唇,導致破皮而造成感染。

有些人一有尿意就跑廁所,因為有頻尿、尿失禁的問題,或擔心找不到廁所,結果尿量不足以沖洗外陰部,可能讓細菌孳生,增加泌尿道感染風險。

還有人以為尿到一半、中斷解尿的動作可以鍛鍊骨盆底肌,卻不知道這種習慣可能使骨盆底肌緊張、膀胱肌肉無法放鬆,造成解尿不順、餘尿增加。

陳進典提醒,錯誤的排尿姿勢或習慣,短時間內不會馬上造成頻尿或尿失禁等問題,但是人體每天排尿6~8次,反覆訓練不對的肌肉或養成錯誤的解尿習慣,長期下來對泌尿系統健康影響很大。

(原文: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54266)



【延伸閱讀】

【睡前】手腳冰冷,按壓「湧泉穴」能促進血液循環!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康健雜誌網站》;《康健雜誌》粉絲團。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汪芷安報導)家扶基金會將在10月3號舉辦第二屆甘苦生活節,這次特別請來統一獅高國慶分享一路走來的甘苦談,透過真實的甘苦故事,希望能號召民眾一起參與,喚起社會大眾對於貧困家庭的辛苦,只要能多點關心和協助,就能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這次邀請統一獅高國慶分享經驗,就是因為過去家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陳俐臻報導)一名36歲詹姓男子,因為從小接觸的環境與朋友大都有吃檳榔,耳濡目染之下,在16歲高中時期就在朋友影響下開始了吃檳人生。一開始只覺得吃檳榔是成為男人的象徵,和朋友們相處時也才有共同的嗜好,沒想到卻越吃越兇,從每天一兩顆到每天一包(15顆)的量,30歲後需求量大到每天...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汪芷安報導)財團法人羅慧夫顱顏基金會南部分會為了幫助顱顏症孩子在學校營造一個接納與同理的環境,自民國九十年起開始招募得福故事志工。14年來,南部分會共培訓162位得福故事媽媽,足跡遍及高雄市約100所國小,說了近2萬次故事,共計近70萬人次小朋友參與。 財團法人羅慧夫顱顏基金...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