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口腔潰瘍怎麼營養治療?!

口腔潰瘍怎麼營養治療?

口腔潰瘍的營養治療原則有哪些,口腔潰瘍的治療方法,下面小編為你詳細介紹。口腔潰瘍的主要臨床症狀為口腔黏膜反復出現圓形或橢圓形小潰瘍面,可單發亦可多發於口腔黏膜的任何部位,有劇烈的自發性疼痛。全身症狀不甚明顯。發現本病時多在潰瘍期,潰瘍面直徑約2~3毫米,底線,邊緣整齊,周圍有紅暈,潰瘍面被黃白色纖維性滲出物覆蓋,有劇烈的燒灼樣疼痛,如遇冷、熱、酸、咸等刺激使疼痛加重,說話、飲食均感困難。癒後不留任何疤痕,但可以隨天氣、情緒、勞累等因素而反復發作。本病可遷延數年、甚至數十年不愈。

  營養治療原則

  1、因脾胃積熱引起,在飲食上宜吃清熱瀉火,涼血通腑之物。

  2、如心火上炎,宜吃清心降火,涼血利尿食物。

  3、因肝鬱氣滯與情緒、有經相關的,飲食上宜舒肝理氣,調理衝任。

  4、患者有陰虛火旺,宜吃滋陰降火之物調理。

  5、因脾虛濕困引起,飲食治療宜多吃具有益氣健脾、芳香化濕的食物。

  6、有脾腎陽虛的,治宜溫補脾腎,散寒化濕。

相關推薦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懷孕媽媽可得小心!疾管署今(1)日公布國內出現新生兒感染李斯特菌症案例,北部一名女嬰8月下旬一出生,即出現呼吸急促症狀收治住院,經通報檢驗確診。疾管署調查,儘管母親無症狀,但5至6月懷孕期間,曾食用生菜沙拉及生魚片等生食,研判因母...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上海近期一口氣連續公布3例「台灣輸出」新冠肺炎確診個案,最新一例20多歲長住美國的台灣男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1)日公布其在台接觸的18名接觸者包括PCR核酸檢測跟血清抗體檢驗結果皆為陰性;莊人祥也說,上海公布的...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啥咪!網路竟然流傳「吃深綠色蔬菜傷腎,會造成腎功能不良」的謠言,讓食藥署也受不了。今(1)日在食藥闢謠專區特別強調,適量食用深綠色蔬菜並不會造成腎功能不良;只不過,深綠色蔬菜含有豐富的鉀離子,對於腎功能不全患者,需限制鉀攝取,以免高血...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長命並不一定好命!董氏基金會今(1)日引用國內統計數字指出,國內平均壽命雖達80.7歲,但健康餘命只有72.3歲,晚年平均有8.4年深受臥床及身心疾病之苦,因此不只要長壽,更要延長健康餘命及提高生活品質,而人一過50歲後,不只體力逐漸...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