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吃粽6訣竅,健康慶端午

文:國民健康署;樂活營養師編輯群 整理

 

端午節前後,粽子成為餐桌上的要角也代表濃濃的思鄉情意,然而三餐在外的民眾又該如何挑選市售粽子呢?國健署表示想吃得美味又健康,就得從熱量、食材、沾醬等6大點著手;另外國健署也號召各縣市衛生局輔導地方餐飲業者、醫院、社區研發設計減熱量、減油、減鹽、高纖、採用在地食材的特色改良粽,提供更多健康美味的選擇。

以下為國健署建議的六大原則:
1. 減少熱量攝取
市售粽子可以包裝上的食品營養標示為參考,挑選熱量較低的粽子。

2. 用了什麼食材
加了全穀雜糧的粽子,和選用杏鮑菇、香菇、地瓜、南瓜、竹筍等天然食材為餡料者,都能提供較多的維生素、礦物質以及膳食纖維。至於脂肪和膽固醇的部分,盡量以瘦肉為主,並減少鹹蛋黃的攝取。

3. 天天都要5蔬果
就算餐桌主角是粽子,蔬菜水果仍是不可忽略的一環,用以補充維生素、增加飽足感、促進腸胃蠕動等好處。

4. 替代正餐不過量
糯米跟米飯、麵條一樣屬於主食類,而餡料中的油脂和糖也是造成熱量攝取過多的來源,因此食用時需與飲食中的主食類、肉類及油脂類做代換,避免食用過量引起肥胖,食用時記得切成數等分,與家人朋友一起分享,購買時也應適量、避免浪費。

5. 原味很美味,不一定要沾醬
好吃的粽子真的需要甜辣醬、番茄醬讓美味升級嗎?通常醬料的鈉含量高,加上肉粽的高油脂,都是增加高血壓、心血管疾病風險的因素之一;另外甜粽、鹼粽時所搭配的砂糖或果糖,則有熱量攝取過多的問題,因此享受粽子時仍盡量以原味為主。

6. 慢性病患要忌口或學習適量
心血管疾病的病友,應減少食用飽和脂肪及膽固醇較高的鹹蛋黃、五花肉,並減少食用鈉含量較高的沾醬;糖尿病友則須注意含糖量高的甜口味粽子,並列入飲食計畫中;若腸胃不適者,食用時除了要適量攝取,也要注意細嚼慢嚥。

 

本文出處:http://www.foodcare.com.tw/weeklynews.aspx?article=19296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 樂活營養師 www.foodcare.com.tw;歡迎加入粉絲團www.facebook.com/foodcare。未經授權, 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衛生福利部立桃園醫院群聚感染事件累計15名確診,指揮中心緊急擴大居家隔離至少5千名出院病患與陪病者等三大類民眾。指揮官陳時中今天表示,截至目前共隔離3482人,其中醫院399人、社區473人,並回溯2610人。部桃醫院群聚感染事件擴大,指揮中心24日晚間緊急召開記者會,回溯1月6日至19日醫院感染事...

閱讀詳情 »

部立桃園醫院群聚感染事件,已累計15人確診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今則是第3日無新增相關本土個案。先前疫情指揮中心實施曾在部桃就醫者需在健保卡上註記,以讓其他防疫人員能提高警覺,但有感染科醫師指出,清潔人員、保全、藥廠業務、物流人員等非註記對象,恐釀防疫破口。指揮官陳時中今回應,部桃很以前...

閱讀詳情 »

SARS疫情期間「洗衣工感染事件」創造和平醫院最大感染源,讓外界憂心,如今面對武漢肺炎,院內相關清潔業務是否已做好管理。對此,指揮官陳時中回應,如今和近17年前的防疫狀態不可同日而語,過去面對SARS疫情期間,確實有許多方面並未留意,但每一次的公共衛生事件,都會留下教訓,並一次次促使進步,避免過去的...

閱讀詳情 »

衛生福利部立桃園醫院爆發群聚感染,住院醫師案838從院內傳播到醫護人員及其家屬,截至目前共15人確診,有專家形容案838是「超級傳播者」。對此,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今天澄清,「1傳10才會算是超級傳播者」,而案838並無達「超級傳播者」的條件,頂多勉強算是「超級傳播事件」。羅一鈞指出,有專...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