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咬牙切齒壓力大? 70%磨牙者有焦慮問題

咬牙切齒壓力大? 70 磨牙者有焦慮問題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子容報導)

許多人可能有磨牙的症狀卻不自知,常見是由家人或同住者在睡覺時被患者牙齒摩擦發出的尖銳吵雜聲響干擾,才知道患者有這樣的症狀,大部分的患者很難自己察覺;而磨牙常與精神焦慮、壓力有關,目前無特定藥物可以治療,但可裝置咬合板來減少牙齒磨損。

磨牙成因仍不明

奇美醫學中心牙醫部口腔顎面外科主治醫師林哲毅表示,正常睡覺時牙齒是呈現微張開,並不會有牙齒接觸之情況,所以一定不會咬緊。因為睡覺時全身肌肉會放鬆,所以牙齒自然不會有接觸的情況。目前造成磨牙的機轉仍不明確,主要是在睡眠期間咀嚼相關肌肉,受到交感神經刺激所造成的不自主動作引發,導致牙齒有接觸跟摩擦所造成。在兒童的磨牙病例中,通常與鼻部阻塞或是呼吸阻塞性疾病(如扁桃腺過大)有相關。

磨牙會伴隨相關症狀

林哲毅醫師指出,磨牙可能產生症狀包括牙齒敏感、琺瑯質磨耗、牙齒不美觀、頭痛、顳顎關節疼痛、顏面肌肉疼痛、耳朵疼痛、肩膀僵硬、張口受限、睡眠中斷、以及影響同睡者之睡眠品質。據文獻報告,一般民眾大約有8%的比例有磨牙習慣。磨牙還會伴隨其他相關的疾病,如打鼾、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說夢話、自殘或暴力行為、睡眠癱瘓症(sleep paralysis,即俗稱之鬼壓床)。

常見磨牙族群

林哲毅醫師提到,常見發生磨牙族群有年輕人、高教育程度、抽菸、大量咖啡因或酒精消耗者、服用安眠藥者。另外精神疾病包括焦慮、壓力也跟磨牙很有相關性,約70%磨牙之病人會有焦慮或是壓力問題,也發現在要求完美表現之人身上較一般人更常發生磨牙。在性別比例方面則無顯著差異性。

心理諮商有幫助 裝置咬合板可減少牙齒磨損

目前所知的藥物治療方式有安眠藥及其他心血管用藥,但因實驗不足無法證實對磨牙有顯著成效,此外利用肉毒桿菌注射在咀嚼肌群無法減少磨牙次數,只能讓肌肉的收縮作用力下降。林哲毅醫師建議適時求助心理諮商,會有相當程度的幫助,也能透過裝置咬合板,套在上顎或下顎牙齒上,讓對咬牙咬或磨在此裝置上,來保護牙齒過度之磨耗並減少肌肉的活動力,雖然只是治標不治本,但至少能減輕關節壓力。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748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9)日表示,為因應民眾反應,我國「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系統將增加顯示身分證字號資料之需求,並於今(2022)年5月10日上午8時完成版本更新。莊人祥表示,系統將從晚上9時暫停服務,更新完成後再啟用。 健康證明新增身分證字號 今晚9點將暫時關閉...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9)日宣布新增40263例本土病例,41例境外移入。另新增12例死亡個案。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本土連2天向下降,但這2天是假日,相信是被低估的。 輕症率維持99.76% 增加71例中重症 指揮中心表示,從2022年1月至今有330742例本土病...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在5月7日指揮中心宣布匡列者僅限親密接觸者同時,也宣布確診者的同班同學或公司同事,應列為「自主應變對象」。大家一定都聽很多不同的名詞,甚至感到有點混亂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9)日再次用圖卡說明這些人的判定流程,以及自己是屬於哪個階段,該做哪些事,可以更加瞭解。...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近來現代人工作壓力大、缺乏運動,肥胖、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在青壯年人的盛行率越來越高,若再加上不良的生活習慣如抽菸、酗酒等更會大大增加心臟衰竭的風險。 心臟衰竭持續惡化 將發生心律不整、低血壓等症狀 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簡韶甫解釋,心臟衰竭的病理成因,為心輸...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