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唇顎裂童易蛀牙 1歲前開始檢查口腔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唇顎裂患童通常自1歲前,就開始有一群醫療團隊長期陪伴,如外科醫師、語言治療師、社工等,處理其成長階段各種身體上問題,但他們的口腔照護卻常被忽略,使唇顎裂患童成為蛀牙高危險群,等到蛀牙嚴重才看牙醫,治療複雜度相對提高;牙醫師提醒,家長1歲前就應帶孩子檢查口腔,並應依年齡給予不同的口腔照護。

台北長庚兒童牙科主治醫師陳瓊芬表示,唇顎裂患者的口腔表徵因唇顎裂位置不同,對齒列與牙弓的影響也不盡相同,需經牙醫師詳細檢查才可評估。

出生至18個月大期間,第一顆牙長出6個月內(最晚不超過1歲),家長就必須帶孩子給牙醫師檢查口腔,與牙醫師討論其生長發育期間的齒列問題;這階段患童通常已經歷上唇修補手術和第一次顎裂修補手術,術後疤痕產生的張力,加上顎裂周邊齒列擁擠,常會阻礙口腔清潔。

一般來說,孩子長第一顆牙時,家長可開始使用軟毛牙刷、塗上薄薄一層含氟牙膏幫他刷牙,每顆牙需橫刷20下,注意牙齦與牙齒交界處;待乳臼齒齒縫關閉後,即可開始使用牙線。另外,顎裂修補手術後用藥常含有糖漿,孩子吃藥後可給他喝一些水,減少糖漿附著牙面形成齲齒的機會。

18個月大至5歲的唇顎裂幼童,照護重點是保持零蛀牙。牙醫師依孩子口腔情形建議回診時間,進行口腔檢查,並以專業潔牙為他去除牙菌斑和齒面沈積物,再依個別狀況建議氟錠、局部塗氟等氟化物的使用;這階段幼童可練習自己刷牙,待孩子刷完,家長再為孩子早晚刷一次並使用牙線,對較難刷的位置可使用單束牙刷或牙間刷輔助。

6至11歲孩童處於換牙階段,一些孩子上顎恆門齒萌發位置不佳,會進行第一階段齒顎矯正,在口腔裡裝矯正裝置或進行補骨手術,提高蛀牙風險;因此除了定期檢查與基本清潔,依孩童狀況建議可使用含氟漱口水、氟錠、局部塗氟等,並針對恆大臼齒塗窩溝封填劑,預防蛀牙。此階段孩童可獨立刷牙,家長只要負責監督,或幫忙刷後面恆大臼齒等恆牙即可。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9541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1名46歲女性主管,由於工作壓力大,情緒長期不佳,而且時常頭痛、失眠,當另一伴想要求歡,也經常陰道潤滑不足導致疼痛,開始排斥性生活;就醫才發現,由於自律神經失調,副交感神經功能受影響,讓性愛不協調,經治療平衡自律神經,性生活逐漸恢復,其他症狀也都逐漸緩解。  ...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木森/新北報導】國小1年級男童,3歲時雖然反覆氣喘卻沒有規律使用藥物控制,這幾年來只要感冒發燒就會出現咳嗽、喘鳴甚至呼吸急促的情形,時常需要至急診報到。今年秋天時又因喘鳴和呼吸急促到醫院急診就醫,在醫師藥物控制下,急性症才獲得舒緩,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奇美醫學中心兒科部...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曾柏亨/台中報導】台中1位70歲李伯伯,預計年底赴美探視兒孫,但上月初才因深層靜脈栓塞掛急診,術後雖無大礙,家人仍擔心他出國期間發生意外,帶著李伯伯至旅遊醫學門診諮詢,經評估心血管狀況及慢性病控制後,判斷恢復良好,才讓家人放下心中大石,李伯伯也能玩得盡興無負擔。   亞洲大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發展遲緩的幼童常會因為生理上問題,在動作、認知、社會適應、心理、情緒發展等方面的成熟速度較遲緩,除了家長應早期發現,積極安排孩子做專業的療育課程之外,日常生活中也需要增加孩子的各種感官刺激以及生活經驗,協助孩子自我探索。為此,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早期療育中心於16日,舉...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