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器捐遺愛人間 受贈者生命延續的希望

器捐遺愛人間 受贈者生命延續的希望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去年一名父親在確診為癌症末期時,其子女得知了器官捐贈的資訊,也知道器捐卡同意書必須本人簽名,為了顧及父親的感受遂未提起。有天長期在安寧病房擔任義工的姑姑到院探訪,就告訴父親,「我們到這個歲數,以前也沒對社會有何貢獻,不然等我們以後走了,就把身體可用的器官捐出來,您覺得如何?」當下父親也非常爽快地答應說:「當然好呀!救人怎麼會不好呢!」

在父親百日後,相關醫護人員馬上確認父親器捐的資料後,經過一些檢查以及醫師評估,確定眼角膜是可以捐贈的。在當天手術室時,醫療團隊代表受贈者對父親及家屬行禮鞠躬致意。手術結束後,要把父親移至殯儀館途中,司機大哥說:「你們父親有器官捐贈,真的非常了不起。幫助別人是好事情,真的很偉大,他是非常有慈悲心的老菩薩。」

「器官捐贈」讓子女們了解,原來父親留下最珍貴的,不是什麼遺產,是人們對他的尊敬。謝謝父親,在生命的終點用器官捐贈的方是,替孩子上了這麼寶貴的一課,把希望遺愛人間,父親的善行讓家人都有所共識,以後也都願意用器捐的方式幫助別人,把這份大愛傳承下去,這就是愛的循環。

器官移植協會理事長楊厚生醫師表示,由於法規規定,無法讓捐受雙方確認對方身分,很多受贈者與家屬總是想知道如何表達感謝。因此,亞東醫院舉辦的懷恩節大會就成了最好的感恩場合。許多捐贈家屬來到會中,相信自己親人的心臟或眼角膜,就在會場中某一位受贈者的身上,而有的受贈者來到懷恩節會場擁抱捐贈者家屬,因為相信其中就有他的救命恩人的家屬,是延續自己生命的希望。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1183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國內上週接連發生2例來自中國大陸感染H7N9流感病例,疾病管制署因應即將到來的「中國五一黃金週連假」,已通知旅行業者務必要求導遊、領隊等隨團人員,特別留意旅客健康情形,一旦出現發燒、咳嗽等症狀,應立即協助配戴口罩就醫。根據疫情通報資料顯示,4月22、25日分別發生國內第...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發展國際災難醫療,讓世界看見台灣!衛生福利部與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總會,共同簽署「國際災難醫療事務」合作備忘錄,由部長邱文達及該會會長王清峰親自出席,兩方承諾未來國際若發生緊急災難發生的狀況,將提供災難醫療救援相關準備及後勤支援服務等。衛福部國際合作組主任商東福指出,紅十字...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俗話說病從口入;其實,觀察人體排出的糞便,也可知道身體是否健康。醫師指出,大便氣味太臭、顏色過黑、沉於馬桶底部,可能代表腸道狀況不良!最好多攝取新鮮蔬菜、水果,以及穀類食物,幫助腸道製造好菌,就能避免許多相關疾病,如大腸癌。根據國民健康署最新資料統計,國內大腸癌發生人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日前有媒體報導,香港學者測試市售15個廠牌的角膜變色片,用沾了生理食鹽水的棉花棒,輕擦幾下就會掉色,發現有8成以上廠牌的角膜變色片染色在表面。對此,食藥署鄭重澄清,一般在測試角膜變色片色素溶出時,並不會用棉花棒直接去搓揉鏡片,而是模擬一般配戴隱形眼鏡的方式,將鏡片放在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