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在家也能洗腎 腹膜透析病友走出去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台灣堪稱洗腎王國,不少民眾總愛誤信偏方而亂服藥,進而引發洗腎危險。而對洗腎患者來說,往返醫院和住家不僅舟車勞頓,也容易精疲力竭,所幸目前已有居家型的全自動腹膜透析機器,患者只要每個月定期回診,就可以在家裡自行洗腎,省時省力又方便。

根據中央健康保險署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台灣慢性腎臟病(尿毒症)必須定期洗腎的患者,已突破7萬人大關,洗腎盛行率世界第一!目前罹患末期腎臟疾病患者中,約有90%的病患需接受每週三次的血液透析治療,其他約9%的病患則是採取居家腹膜透析治療。

新光醫院腎臟科呂至剛主任說明,腹膜透析是腎臟替代療法的一種,和血液透析不同的是,腹膜透析是利用人體自己的半透膜-腹膜,執行毒素與水份的交換方式,病人可在家中自行操作且學習容易,不須到洗腎中心由護理人員執行治療,加上每次換液時間短,因此只要掌握每日透析換液時間,患者仍可工作、出差或是安排旅遊。且飲食限制也較少,對洗腎病人而言,生活不僅更有彈性,且可合乎個人需求。

不過,呂至剛主任提醒,伴隨著三高(血糖、血壓、血脂)年輕化,腎臟病也有年輕化的傾向,不少患者40-50歲就開始出現慢性腎臟病,原因多半是吃太好,血脂、血糖上升,刺激腎內皮細胞產生發炎情形,使慢性腎臟病更加惡化。雖然剛開始時腎臟會努力工作讓過濾率增加,但時間久了腎絲球就會硬化,功能漸失,若不好好愛護,最後就得靠洗腎了。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3680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1名37歲婦女懷孕時,過去曾因不明原因出現子宮頸閉鎖不全問題,導致流產,因此再懷胎後,就長期臥床,導致排便不乾淨,日前臨產前,催生3天還生不出來,直到發現肛門有許多小硬塊,原來小嬰兒被糞便卡住了,經由護理師徒手挖出,才讓小嬰兒順利生產。這名產婦的肛門處有小硬塊,主要是因為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現代人生活壓力大,因此身心方面疾病也隨之增加,因身體不適而影響心理健康的人也越來越多;其實,若能在平時以簡易的穴道按壓方式養生,是可以緩解壓力、放鬆肌肉僵硬及幫助睡眠,進而能預防疾病發生。尤其是耳穴有如倒置的胎兒,按摩耳穴,往往能達到調理身心的作用。臺南醫院中醫科陳俞沛主任...

閱讀詳情 »

出處/康健雜誌作者/黃惟伶圖片/陳德信 中醫師說,其實吃冰沒有這麼十惡不赦,並非要你完全忌口,而是選擇對的時機、種類,採取對的方式,就可以聰明吃冰又不傷身。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任陳朝宗說明,吃冰並非一點好處都沒有,在某些情況下,吃冰可以補充熱量及水分。咽喉炎、因口腔黏膜破損疼痛而吞嚥...

閱讀詳情 »

出處/康健雜誌作者/李宜芸圖片/康健雜誌 當心-足底筋膜炎、外傷、爪型趾、提足肌群過度疲勞! 一般包鞋悶熱、不透氣,許多人鞋櫃有雙人字拖,在不上班的時候換穿。 人字拖乍穿是很輕鬆、舒適的,但穿久了腳就會開始抗議。因為鞋子最主要的三個功能:保護、支撐、避震,「人字拖這三個功能都沒有,」長庚大學骨科副...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