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夏天細菌易繁殖 熟食室溫1小時就腐敗

夏天細菌易繁殖 熟食室溫1小時就腐敗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你是否有經驗,昨天買的便當雖然冰起來,但隔天再加熱食用,已有酸敗情形?夏天天氣炎熱,若不妥善保存,食物更容易臭酸。營養師指出,室溫容易加速細菌生長繁殖,夏天室溫超過32度,不要將食品放置室溫下超過1小時,以免吃下肚子發生食品中毒。

溫度介於7至60度間,稱為危險溫度帶,是適合細菌生長繁殖的溫度,許多細菌在此段溫度間都能快速生長繁殖。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營養科營養師鄭嵐卉指出,想要抑制細菌生長,冷藏溫度需低於7度,而熱存溫度需高於60度。

鄭嵐卉表示,適當溫度溼度可抑制細菌生長,但不是變成無菌,因此食物必須要儘快食用,才能美味安全又營養,建議食品調製後,不要在室溫下放置超過2小時,夏天室溫超過32度,則不可放置超過1小時。

另外,鄭嵐卉也提醒,夏季氣溫高,易腐敗的食材,如雞、豬、牛、魚等肉類及內臟類,應儘快將食材充分降溫後,依每次需求分裝放入冷凍,食用前以冷藏、流水,或微波方式解凍,才能避免食物腐敗。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6034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盈臻/台中報導】體重快要破百的19歲小陳,日前參加兵役體檢時,意外發現肝指數超標,起初醫師診斷為脂肪肝,建議小陳開始減重,不料1年後雖然瘦身有成,肝指數卻仍居高不下,進一步追蹤才發現尿液中的銅離子異常飆高,確診為威爾森氏症,透過藥物治療並搭配低銅飲食後,才阻止肝炎繼續惡化,避免衍生損...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奎寧類藥物日前傳出有助身體排出新冠肺炎病毒,然而英國醫學期刊《The Lancet》研究指出,使用奎寧類藥物可能引發心律不整的副作用,還會提高不治風險,世界衛生組織WHO已經暫時停止奎寧類藥物治療新冠肺炎。對此台灣專家抱持類似觀點,國內新冠病患使用奎寧類藥物,並沒有加...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與傳統口服抗凝血劑(Warfarin)相比,使用新型口服抗凝血劑(NOAC)能降低病人骨折及骨質疏鬆症的風險,花蓮慈濟醫院研究新發現。全球高齡化趨勢 抗凝血劑預防中風全球高齡化社會趨勢下,老年人疾病逐漸受到重視,包含心房顫動引起腦中風以及骨質疏鬆骨折的風險增加。花蓮慈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國內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雖已逐漸趨緩,但大家仍須遵守防疫新生活運動。新冠肺炎伴隨的症狀多,如發燒、四肢無力、呼吸道症狀,也有部分病人出現味嗅覺的異常,嘉義長庚醫院中醫科吳清源主任表示,藉由平日按摩特定穴位,可達到身體保養及緩解改善味嗅覺異常症狀之效。味嗅覺出現異...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