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多些愉悅、多點小確幸 會更長壽!

多些愉悅 多點小確幸 會更長壽!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喬萱報導)

228連假到來,忙碌的工作之餘,已有規劃怎麼享受休假生活?趁著假期,來趟愉悅的旅遊犒賞自己吧!根據一份2016年12月發表於《英國醫學期刊》的研究指出,經常對生活感到愉悅者,死亡風險越低。

較少高度愉悅經驗 死亡率較高

該研究以英格蘭50歲以上參與ELSA<英格蘭老化縱向研究>中的9,365名平均年齡63歲的成人為對象,自2002到2006年間,每兩年以問卷測量參與者的生活愉悅度,共進行三次。結果顯示在生活中擁有較少高度愉悅經驗者的死亡率較高,其中與生活中沒有愉悅感(四點量表回答沒有或很少)的組別比較,兩次及三次高度愉悅經驗者死亡風險分別減少17%與24%。

小確幸有益於健康和長壽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教授林家興表示,上述這篇研究快樂的人比較健康、長壽與一般人的認知相符,至於什麼樣的快樂以及快樂的程度則有很多討論的空間。他認為真正有益於健康和長壽的快樂是日常生活中小小的愉悅感(小確幸),像是為自己泡一杯喜歡的茶或咖啡、製作一個祝福朋友的小蛋糕或小卡片、晨間的散步或午後的小睡等。

憂鬱者較少從事讓自己開心的事

林家興教授指出,在快樂感受上,心理健康者與憂鬱的人有明顯的不同,健康者比較會從事讓自己愉悅的活動,自然心情和感受可以維持在比較好的狀態;相反的,憂鬱的人較少從事讓自己愉悅的活動。因此鼓勵心情長期不好的人多做讓自己開心的事,久而久之心情就會一點、一點的好起來。

增加愉悅事情的頻率與次數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享受或愉悅常常是很主觀的,同時也有延續性,可能它的延續性是來自於成就感。想想在什麼時候或做哪件事情會讓自己感到愉悅,並增加愉悅事情的頻率(次數),例如和老朋友下個棋、和家人一起吃頓週末晚餐、帶著很黏你的狗狗去公園逛逛等。

長者多與讓自己感到愉快的人相處

葉雅馨主任建議長者可以常常回憶美好事情來喚醒生活中愉悅的經驗,選擇激勵自己的格言或提醒自己的警語,例如:「兒孫自有兒孫福」、「這,都會過去的」、「船到橋頭自然直」,減少生活中負向的思考或多餘的擔心。也提醒長者多與讓自己感到愉快的人相處,讓自己多些時間擁有愉悅的感覺,享受生活之餘還可以健康又長壽。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152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喜歡打網球嗎?2016年奧運即將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展開,被列為奧運項目的網球,也是大家所喜愛的熱門運動;然而,卻有不少人會因為沒有做好防護措施,或是打球前沒有做好暖身運動,致使出現運動傷害! 熱身不足或運動過度 「假日運動手」易上身 彰化基督教醫院復健醫學科物理治療師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在過去,女性想要「凍齡」或「逆齡」多需要靠手術或拉皮,但傷口大、恢復期又長;近年國內對於微整接受度高,醫美市場也日漸成熟,然而隨著醫學美容藥品多元,市場上也開始出現仿冒品或不肖業者,這反讓消費者在接受醫美療程時無法獲得安全性的保障。 1小時變美! 上班族興起「午休美容」...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頭痛,是一種在頭部、頸部或肩膊以上位置發生的局部疼痛,頭痛本身並不是一種疾病,而是一個症狀,幾乎每個成年人一生中或多或少都有過頭痛的經驗,很多內科、眼科、耳鼻喉科和神經科的疾病,甚至情緒、睡眠品質以及壓力等等,都可以引起頭痛。 沒有痛覺神經分佈 本身不會痛 佳里奇美醫院神...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現在人體重日益攀升,罹患疾病年齡也越來越低,其中與攝取過多含糖飲料有關。童綜合醫院王偉勳營養師表示,含糖飲料是指該飲料是否在加工過程中有另外加糖至原料內,提升原本的含糖量;適當的糖可以提供食物甜味與人體所需熱量,但過量則會造成肥胖、蛀牙或慢性疾病(如三高等)。 驚!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